1899年3月25日,神都北郊,帝国皇家兵工集团总部及核心试验场。
这里的气氛与科学院截然不同,多了份火药的硝烟味。高墙之内,厂房林立,机器轰鸣,测试靶场上不时传来清脆的枪声和沉闷的炮响。洪天佑在马国胜、赵铁鹰以及兵工集团总办徐建寅的陪同下,再次亲临一线,检阅帝国兵工的最新成果。
首先他们来到的第一站—轻武器研发中心。
负责人:保罗·毛瑟(德国裔,着名枪械设计师,受大夏优越的研发环境和巨额订单吸引,携部分核心团队于1896年加入,担任首席轻武器顾问)。原德国毛瑟兵工厂核心设计师。
毛瑟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图纸和零件,他拿起一支造型流畅、明显不同于现有1888式步枪的新枪,恭敬地递给洪天佑:“陛下,这就是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半自动射击’概念,研发出的‘夏99式半自动步枪’ 原型枪!”
他详细解说道:“口径仍为7.92mm,与现有弹药通用。采用导气式原理,枪机回转闭锁。使用10发可拆卸弹匣供弹。” 他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演示装填,“理论射速可达每分钟40发!是现有1888式步枪的三倍以上!有效射程依然保持在600米,精度经过初步测试,非常优秀!”
洪天佑接过这支沉甸甸的原型枪,手感均衡,结构紧凑。他拉动枪机,感觉行程顺畅。“对比现有步枪,优势何在?”他问道。
毛瑟自信地回答:“陛下,优势可谓巨大啊!单兵火力密度有极大提升,尤其在防御战和近距离遭遇战中,一个手持夏99式的士兵,火力足以压制三到五名使用栓动步枪的敌人!这将彻底改变步兵战术!我们预计一年内完成所有测试并定型,三年内开始逐步换装精锐部队。”
“很好!”洪天佑点头,“不仅要造出来,还要考虑大规模生产的工艺和成本。优先装备近卫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美洲军区。”
接着他们来到第二站—自动武器与班组武器研究所。
负责人:海勒姆·马克沁(美国裔,马克沁机枪发明人,现为兵工集团机械与制造总局总办,全面负责自动武器及重型机械)。被大夏无条件的支持其所有奇思妙想的承诺所打动,1894年正式加入大夏籍(之前未正式加入国籍)。
马克沁的展台上,除了改进型的“火神五型”重机枪,还多了几样新家伙。
他先指着一挺看起来更轻巧、带两脚架的机枪:“这是根据陛下要求开发的‘夏99式轻机枪’(班用)!气冷式,使用30发弹匣或100发弹鼓供弹,全重仅12公斤!一名强壮士兵即可携带操作。射速可控,每分钟450发,能为步兵班提供持续的伴随压制火力。”
接着,他又拿起一个更小巧、像大型手枪一样、使用类似毛瑟手枪弹匣的武器:“这个是‘夏99式冲锋枪’ 概念原型,全自动射击,使用32发弹匣,射速极高,每分钟500发以上!全重仅4.2公斤!虽然有效射程只有150米,但在堑壕、巷战、丛林等近距离环境下,将是无可匹敌的利器!”(注:理念超前,类似MP18)
最后,他指向一个改进的重机枪三脚架,上面安装着“火神五型”机枪,但多了一个复杂的瞄准镜和联动机构:“这是 ‘协同瞄准器’的早期试验品,可以让机枪进行间接瞄准射击,越过障碍物攻击掩体后的敌人,极大扩展机枪的战术用途。”
洪天佑逐一查看,心中满意。轻机枪、冲锋枪、间接射击,这些都是提升步兵班组战斗力的关键。“马克沁先生,你的才华是帝国的瑰宝。轻机枪和冲锋枪要加快测试,尽快定型。协同瞄准器的想法很有价值,继续研究。”
视察完第二站后,洪天佑等人走到第三站—火炮与重武器研发中心。
负责人:古斯塔夫·克虏伯(德国裔,克虏伯家族成员,着名火炮专家,1897年受邀担任重炮研发首席顾问)。
克虏伯的试验场规模更大,远处矗立着几个庞然大物。
他首先指向一门炮管细长、有着复杂液压复进机的新式野战炮:“陛下,这是‘夏99式75毫米步兵炮’!专为伴随步兵进攻设计,重量极轻,仅400公斤,可快速分解由骡马或士兵携行。射速高达每分钟20发!直射距离1000米,曲射距离3000米,是敲掉机枪堡垒和土木工事的利器!”
接着,他引着洪天佑走向一门巨大的榴弹炮:“这是最新开发的‘夏99式210毫米重型榴弹炮’!炮重 15吨,需要重型牵引车或铁路运输。发射重达120公斤的高爆弹,最大射程12公里!足以摧毁任何已知的永备工事!我们正在为它研制混凝土破坏弹和延迟引信。”
最后,他展示了一个带有尾喷管的短粗炮管和几发特殊的弹药:“这是 ‘无后坐力炮’ 的原理验证模型!利用发射时向后喷出火药气体抵消后坐力,重量极轻,预计成品不超过30公斤,可由两三名士兵操作,发射大口径破甲弹,用于在近距离对付敌方可能的……嗯,坚固目标(暗示未来装甲车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