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00年5月25日。
地点:通州联军司令部。
在通州休整了三天后,联军便不得不再次拔营,这次行军,他们的步伐明显沉重和缓慢了许多。
就在这种压抑的行军氛围中,各国国内的回电也陆续抵达。
英国的回电很直接,明确要求“避免冒进,减少伤亡,等待印度援军”,并告知已从印度抽调两万五千人的部队,预计首批八千人连同部分重武器将于6月中下旬至抵达渤海湾。
俄国的反应同样激烈,沙皇政府不甘示弱,决定从其远东驻军(西伯利亚—外蒙,主要防备大夏)中再挤出五千人,并加强火炮配置,预计6月中旬可投入战场。
法国表示将从印度支那增派两千人。
德国承诺加快从青岛租借地抽调一千五百人及部分特种工兵。
而 意大利、奥匈、西班牙、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美国等国,则大多以“兵力有限”、“航道遥远”、“国内程序”等理由,表示无法在短期内提供新的实质性兵力支援,仅承诺加强现有部队的后勤或提供少量医疗物资。
这份支援清单让西摩尔中将稍感安慰,但也清楚地表明了,接下来的硬仗,主要还得靠英、俄、法、德这几个大国来扛。他估算着,即便所有援军到位,总兵力也难以超过八万,而要攻克北京这座巨型城市,并应对可能更加残酷的巷战,这点兵力依然显得捉襟见肘。
“命令部队,保持当前节奏,稳步向北京东便门、广渠门方向压迫。重点扫清外围据点,不必急于攻城。”西摩尔最终下达了指令。联军如同一只受伤的野兽,舔舐着伤口,小心翼翼地逼近最后的猎物。
---
时间:1900年5月26日。
地点:紫禁城,养心殿。
联军放缓进军速度的消息传到北京,让原本已如惊弓之鸟的清廷上下,竟然产生了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老佛爷!洋夷怯战了!他们在通州畏缩不前,正是我军反击的大好时机啊!” 端郡王载漪仿佛又抓住了救命稻草,兴奋地喊道。
协办大学士刚毅也立刻附和:“定是义和神勇及我官军浴血奋战,让洋夷胆寒!如今彼辈锐气已挫,我军正可一鼓作气,将其驱赶下海!”
兵部尚书徐用仪却满面愁容,他看得更清楚:“老佛爷,万不可轻敌!洋人此举,绝非怯战,乃是稳扎稳打之策!其在等待援军!一旦其援军抵达,兵力大增,则京师危矣!当趁其援军未至,速派能臣与彼交涉,或可挽回……”
“徐用仪!你怎地又来说这些丧气话!” 庄亲王载勋粗暴地打断他,“洋人援军还在万里之外,有何可惧?如今京津之间,我百万义民云集,正该利用此良机,依托京师坚城,与洋人决一死战!只要守住北京,耗也能耗死他们!”
军机大臣荣禄内心焦急,他知道时间并不站在清廷这边,但在主战派气焰嚣张的情况下,只能提出一个相对务实的建议:“老佛爷,洋人缓进,确给了我方部署时间。当务之急,是加紧京师城防,在各城门增筑炮位、沙袋工事,囤积粮草弹药。同时,严令董福祥之甘军、以及各地勤王之师,速速入卫京师。至于义和团……可令其协同守城,并发挥其巷战之长。”
慈禧太后被这几天的“好消息”和载漪等人的鼓噪弄得心神不宁,既害怕洋人最终打进来,又幻想着能凭借北京坚城和“百万神兵”创造奇迹。最终,她采纳了荣禄的部分建议:“就依荣禄所奏,加紧城防,调兵勤王!至于和谈……暂且不提!我大清岂能向区区数万洋兵低头?”
清廷在这宝贵的喘息时间里,做出的决策依然是倾向于抵抗,而非理性的外交解决,将国家命运押注于一场城池攻防战上。
---
时间:1900年5月28日。
地点:直隶某处秘密仓库。
与此同时,大夏安全处策划的第三批对义和团的援助,也已基本准备就绪。在距离北京城数十里外的一处隐蔽庄园的地窖和密室里,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安全处北直隶负责人“老周”正在对几名核心手下做最后交代:“都清点清楚了?五千支李-恩菲尔德,子弹一百五十万发,一箱不多一箱不少。那二十挺维克斯机枪和三十万发子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交到王德成、曹福田那些大师兄手里,告诉他们,这玩意是洋人最先进的武器,有大杀伤力,是我们好不容易从国外运过来的!”
一个手下指着旁边一堆木箱:“周头儿,这些铁疙瘩(地雷)和那些黄炸药怎么办?拳民们大多不识字,怕是……”
“所以才要我们的人‘指导’!”老周语气严肃,“挑几个机灵且绝对可靠的,扮作拳民混进去,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埋雷,怎么设置诡雷,怎么在房子里安放炸药包。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教他们成为工兵专家,是让他们能用这些东西,未来在巷战里给联军造成最大杀伤!还有那些燃烧瓶,简单易用,告诉他们,专往洋人的人群里扔!”
他看着清单上最后一项:“五吨黄金等值的硬通货,已经通过钱庄汇兑,换成小额银子和钞票,会分批送到几个大师兄手中。告诉他们,这是‘海外华商’捐的‘犒赏’,用来激励士气的。”
“头儿,这么多东西,怎么运进城?联军虽然慢,但外围封锁越来越严了。”
“化整为零!”老周早有安排,“利用夜暗,走小路、地道,伪装成运粮、运柴的车队。我们在这边经营多年,几条秘密通道还能用。必须在联军完成合围之前,把大部分家伙送进北京城!让北京,变成洋兵的坟场!”
“明白!”手下们齐声应道,迅速行动起来。
夜色中,一支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小队,携带着武器和物资,如同涓涓细流,向着那座即将迎来血雨腥风的千年古都渗透而去。
大夏帝国投入的又一笔支援,正在悄然改变着北京之战的筹码。联军缓慢的步伐,恰好为这批“毒药”的注入,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