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段说辞,我指尖无意识地蹭着茶杯边,杯壁的凉顺着指腹爬上来。心里倒没什么大波澜——那小孩,十有八九是小时候的闷油瓶。算算年头,该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事了,这么说他如今早该是把老骨头,可瞧着又比我估的年轻不少。张家人的体质本就异于常人,活得久,倒也不算太稀奇。
“那地方还在?”我抬眼问大金牙,目光落在他那副金丝眼镜上——镜片后头的眼睛,总藏着点精打细算的光。
大金牙点头跟捣蒜似的:“在是在,可小爷您去了也是白跑。我瞅那回忆录上写,当年挖开坟地,连古墓的影都没见着,就刨出个铁蝎子。后面的记录,都隔了一年多呢。”
“什么意思?”我追问,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味。
大金牙压低了声儿:“挖出铁蝎子后就没再往下挖了。那铁家伙上刻了啥,有没有啥古怪,回忆录里半个字没提。但能肯定的是,后来的事指定跟这蝎子脱不了干系——马家后来举家搬去尼泊尔了。”
“尼泊尔?”我挑了挑眉,这地方倒是没料到。
“可不嘛!”大金牙一拍大腿,“我前段时间刚从那儿回来,还寻着他们家地址了。在他们屋里,我亲眼瞧见那只铁蝎子了——嘿,他们正搁那儿特价卖呢!”
听完这话,我没立刻接话。大金牙在一旁撺掇着要跟我同去,我含糊应着,心里却早有了谱。没过几天,我瞒着所有人,连小花都没打声招呼,独自一人先踏上去尼泊尔的路。
结果自然是空手而归。马平川在尼泊尔的宅子倒是不小,青砖黛瓦的,可里头早没人了,落满了厚厚的灰。桌上的茶杯里还结着茶垢,像是主人刚走没多久,又像是已经空了很久很久。
寻人没着落,倒意外成了趟旅游。就在我打算打道回府时,却在当地一个华人开的古董店里有了新发现。那老板是个话痨,闲聊时说起马家——说他们每次来店里,总爱有意无意地提一个叫墨脱的地方。
墨脱……我心里咯噔一下,当即决定动身过去。谁也没想到,这一去,竟在那地方滞留了足足半年。而这一切的由头,是一幅古怪的油画。
2010年年末,我从尼泊尔辗转进了西藏,在卡尔仁峰山下休整了一周。墨脱这地方邪乎得很,常年封山,进出都难。我在当地的“邮局”——其实就是个摆着张办公桌的小木屋——把带来的饰品整理成三个大包裹,分别寄到杭州不同的地址,好减轻旅途的负重。
就在那个简陋的邮局里,我看见了它——一幅挂在柜台后头墙上的油画。画框看着有些年头,木质边框都磨出了包浆。画功实在算不上好,笔触糙得很,颜色也掉了些,一看就不是专业画手的活儿。画的是一个人的侧影,穿着喇嘛的衣裳,下身是件藏袍,背景是连绵的雪山,瞧着像是卡尔仁次雪山。
可就在看到画中人的第一眼,我呼吸猛地一滞——是他。绝对是他。那眉眼,那神态,纵然画得再糙,我也绝不会认错。这是一幅闷油瓶的肖像画。
一幅画功拙劣的闷油瓶肖像画,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墨脱的邮局墙上?这本身就是件怪事。可不知怎的,看着画上那双平静的眼睛,我心里竟生出一种莫名的笃定——在这里,一定能找到与他有关的东西。无论那是什么。
】
一号观影厅
要是从张起灵的面部特征中观察一下,他到底在想什么
似乎只有微微轻皱的眉头
他好像是要找到自己的记忆,但看着这些陌生又熟悉的东西,似乎能做的只有等
关根抬眼看着张起灵,抿着唇,手指有意无意的摸过手上的佛珠
黑瞎子看着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内容,胳膊又搭在了解雨臣的靠背上
这次解雨臣并没有说些什么
以至于两个人的距离很近
忽的关根看着大屏幕上的自己,有些想笑
如果要问他再来一次,他还会不会这样选择
他的答案一定是会的
只要是能找到有关于张起灵的过去,哪怕是只有一点,他都会去
他要找与世界上的联系,那他就陪他找。
他要找记忆 ,那他就帮他找。
二号观影厅
张启山的眉头下意识皱着
尹新月则是观察这这里的所有人脸上的表情
这里的人就算看得出来,视频中的人可能是被人做局了
他们就算是提醒了视频中的青年,可能也是甘愿入局
……
喜欢盗墓:观影盗笔之书请大家收藏:(m.zjsw.org)盗墓:观影盗笔之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