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尽管是担心,士气还是要鼓的。八五年元月六日生化厂召开了祝捷职工全会。
说是全会也不全,除外出未归者,派到联办厂去的员工就只指定了负责人和代表与会。
三楼被香肠车间作了成品库,会场只好放在一楼香肠生产间。昨天连夜清理了现场,摆好了凳子、桌椅,会场内外贴了不少红红绿绿的标语,职工们有的坐进了会场,有的在走廊、楼上、厂内路上三五成群地说笑、闲扯,一扫往日的忧愁、沉闷。
虽然才短短的五个月,原来十几个人上班多数放假的生化厂,现在人人有班上,还临时招了几人补缺,能不让人高兴吗?厨房里的忙碌,说是职工全员聚餐,让人回想起八一年的大会盛况,都盼望着重现辉煌。
“气可鼓而不可竭”这是向河渠一向遵循的原则。开始组建班子他找人谈话时是这么做的,召开骨干会、职工会时是这么做的,与职工聊天、做思想工作时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当确确实实的首战告捷的成绩摆成面前时,他当然更要这么做了。至于如何鼓舞士气,他差不多是轻车熟路了。当然鼓舞士气的方法不能是老一套,要适应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目的。
往日鼓舞士气,他口吐莲花,全凭嘴说。今日不同,有了实实在在的事实。尽管这事实的得来有些碰巧,而且不能赖以振兴全厂,但可以振奋全厂。
他要告诉大家,虽然区区微小成果算不了什么,但是是在极端困难中取得的,就显得可贵。他将列举一连串的数据来说明体改前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厂:负债累累、无产可生、生产人员只占全厂的4·7%,80%以上的人无班可上,工资已一年多没发等等。他将摆出眼前的事实来表明只要奋斗,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全员都有班可上,还招了临时工;完成了任务还略有超过;积欠的工资虽然才发了5%,但现在做的工资已到了手,而时间才过去五个多月。
鼓舞士气要让“战士们”看到自己的力量。他将引用大量事实来表彰全厂职工是怎样凭借自己的意志、才能去克服诸如原料缺乏、技术不熟、不知卖给谁等等困难的。他将在会上表彰占全厂45%以上的人员和所有的班组、科室,让人们看到自己干得不错,看到自己的长处、能力,从而相信自己能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鼓舞士气要让人们看到前途。他将在讲话中列举一个一个的项目,比如压敏胶带的上马,一个班要多少人,三班倒要多少人?还有抗老防衰酒、小化工产品等上马后要多少人上班?当产值达到多少时,人均日工资达多少?当利润达多少时,奖金、工资上浮能达多少?等等。
鼓舞士气要树立奋斗目标。向河渠知道为大家树立一个奋斗目标、激发一个兴奋点是很重要的。从人的心理角度考虑,向河渠认为达到一个目标后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因而在树立奋斗目标时,他依据目前乡镇企业职工的报酬高低、本厂的经济状况、项目的实际效益,对目标实现后的职工利益作了恰如其分的承诺。这承诺有针对车间班组、科室的,有针对个人的;这利益包括物质的、精神的。
对于目标的设置,他也作了审慎的考虑。目标不能打如意算盘,要将可能出现的困难尽量打进去,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即所谓的跳起来能摘到的桃子。他依据客观条件和实施者的素质去设置目标,让实施者能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并能稍有超过。目标太高或者比较容易达到都不能调动积极性。
因此他树立奋斗的目标是将春节前的香肠订为30吨,压敏胶带的投产期为6月底前,小化工的月产值为1·5万。抗老防衰酒则只作展望,不确定期限,因为他还没把握对方是不是真的把项目放在沿江,对市场反应更是一无所知。他将明年的产值指标定为50万,利润2·5万,人均工资45元。
他在前景展望这一部分将告诉人们:已有两名高干、八名工程师、两个研究所、一个协会在为生化厂的产品开发和销路拓宽作努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完成6 0——80万产值,3——4万利润、人均工资50元以上,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告诉人们,前进的路上还有重重险阻和难关。他列举了资金的严重短缺、人才的匮乏、管理的松散等等。明确告诫大家:前途是光明的,困难也是巨大的,如果不能同心协力、各尽所能、共闯难关,重新跌入困境中也是可能的。
最后,他将朗诵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结束他的讲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成败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成败人生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