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的清晨裹着新麦的香气,刚收割完的麦田里,麦秆被捆成整齐的垛子,像一个个矮胖的卫士守在田埂边。流民们扛着木锨,正把晒透的新麦往粮仓里运,木锨碰撞粮仓的 “砰砰” 声,混着老周头的吆喝:“都轻点装!别把麦粒碰碎了,这可是过冬的粮!”
秦风蹲在粮仓边的石案前,手里攥着粮道运输的竹简账本,指尖划过 “八月初三,渭水渡口运粮三百石,押运兵丁十人” 的字样,眉头轻轻皱起 —— 这行字的墨迹比其他地方浅,而且 “三百石” 的 “三” 字,起笔处有个微小的顿笔,和之前记账小吏的笔锋不一样,像是后来补改的。
“秦大人,您盯着账本看啥呢?” 老周头扛着一袋麦走过来,把袋子放在粮仓门口,擦了擦汗,“新麦都入仓了,共两千三百石,比预计还多了一百石,您该高兴才是!”
秦风把账本递过去,指着那行字:“老周头,你看这‘三百石’,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之前小吏记账,‘三’字都是一笔下来,这次却有个顿笔,墨迹还淡。”
老周头凑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点头道:“还真是!俺去年跟县吏学过几天记账,他说‘数字要写得稳,墨迹要匀’,这字看着就慌慌张张的,像是怕人看出来。”
秦风心里一沉 —— 粮道运输记录是流民安置的关键证据,要是被人改了,轻则说粮款不符,重则栽赃 “私吞军粮”,这手法,像极了李斯的路子,难道他的余党还没歇手?
“小李子,去把负责粮道记账的王吏叫来!” 秦风站起身,语气里多了几分严肃。之前李斯倒台后,他以为余党会收敛,没想到还在暗中搞动作,这次必须查清楚。
没过多久,王吏慌慌张张跑过来,手里攥着个布包,脸色发白:“秦大人,您找我…… 有啥事?” 他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看秦风手里的账本,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布包的带子。
秦风把账本放在石案上,指着那行字:“这‘三百石’是你记的?怎么墨迹和笔锋都不对?”
王吏的脸瞬间红了,又变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是小的糊涂!昨天有个穿灰衣的人找我,说给我五十钱,让我把‘两百石’改成‘三百石’,还说要是不改,就…… 就说我私吞粮款!小的怕事,就改了……”
“灰衣人?” 秦风心里一凛,果然是李斯余党,“他长什么样?有没有说要这账本做什么?”
“没看清脸,他戴着斗笠,声音有点哑。” 王吏抖着说,“他只说‘改了就行,别的别问’,小的后来越想越怕,就想找您坦白,可又没敢……”
秦风扶王吏起来,语气缓和了些:“你先别怕,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证据留住。你把灰衣人的样子、说话的语气,还有给钱的铜钱样式,都写下来,越详细越好。” 他顿了顿,对老周头说,“麻烦您找几个流民兄弟,盯着粮仓和粮道,要是再看见灰衣人,别惊动,赶紧报信。”
安排好这些,秦风拿着账本直奔蒙恬的军营。此时的军营里,蒙恬正对着阴山地形图琢磨防御,见秦风进来,赶紧放下竹简:“兄弟,啥急事?看你脸色不对。”
“李斯的余党在动粮道的账本!” 秦风把账本递过去,指着改字的地方,“王吏被收买,把‘两百石’改成‘三百石’,要是他们拿着改后的账本去诬告,说咱们多报粮款,麻烦就大了。”
蒙恬拿起账本,气得把竹简往案上一拍:“这群混蛋!李斯都进大牢了,还敢搞鬼!我现在就派兵把栎阳的灰衣人都抓起来!”
“别急。” 秦风拦住他,“现在抓不到人,反而打草惊蛇。咱们得先把证据做扎实,让他们就算改了账本,也翻不了天。” 他从怀里掏出之前墨家墨渊给的 “矩尺纹” 印章,“墨渊之前教过我,墨家存证会在竹简边缘刻微小的暗记,咱们也给所有账本、手印册做暗记,再复制几份,存在不同的地方,就算一份被改,其他的还能作证。”
蒙恬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北境军的哨所里有个秘库,防水防火,能存一份;扶苏那边肯定也有地方,再让墨家存一份,三份证据,看他们怎么改!”
两人立马行动,先去栎阳县吏的库房,把所有流民安置相关的文书 —— 粮道账本、赋税记录、流民手印册,都各抄录三份。抄录时,秦风在每份竹简的边缘,用细针刻了个微小的 “秦” 字暗记,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左上角,有的在右下角,只有他和蒙恬、扶苏、墨渊知道位置。
“秦代文书本来就有‘一式四份’的规矩,县、郡、中枢、监御史各存一份,之前咱们只做了前三份,这次补做监御史那份,直接送进宫里,让陛下的人保管,更保险。” 秦风一边刻暗记,一边说,“监御史是陛下派来监察地方的,李斯余党不敢动他们的存档。”
抄录到一半,扶苏派人来了,说 “李斯的亲信赵吏从大牢里逃了,可能会去关中搞破坏”。秦风心里更警惕了,加快抄录速度,还让蒙恬派亲兵守住库房,不准任何人靠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请大家收藏:(m.zjsw.org)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