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学宿舍里,阿列克谢那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并非孤例。
它像一颗被投入死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演变成席卷整个苏维埃联盟的滔天巨浪!
这声咆哮,在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工地上,变成了工人们在午休时,争相传阅一本崭新书籍时的激动低吼!
这声咆哮,在乌拉尔钢铁厂的熔炉前,变成了年轻学徒们,将那句足以烙印进灵魂的箴言,用滚烫的铁水浇筑在钢板上的铿锵誓言!
这声咆哮,在远东寒冷的边防哨所里,变成了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在篝火旁,用嘶哑却无比坚定的声音,一遍遍朗诵书中段落时的热泪盈眶!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句原本只属于保尔·柯察金的内心独白,在此刻,仿佛被赋予了神圣的魔力!
它不再是一行简单的文字!
它是一面旗帜!一道军令!一柄足以劈开所有迷茫与懦弱的利剑!
它被工整地抄写在无数年轻人的笔记本扉页上,字迹或许稚嫩,但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虔诚与庄重!
它被用最鲜艳的红色油漆,刷在了工厂的墙报上,军营的黑板上,集体农庄的宣传栏上!那一个个斗大的字母,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个属于理想,属于钢铁,属于奋斗的新时代!
……
共青团中央,德米特里的办公室。
这位性格火爆如熔岩的工人领袖,此刻却像一尊石化的雕像,呆呆地站在办公桌前。
他的面前,不是文件,也不是报告。
而是一封封堆积如山的……入团申请书!
那申请书,已经淹没了他的办公桌,甚至在地板上都堆起了半米多高,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由纸张构成的雪崩!
“德米特里同志!这是今天早上刚从邮局拉来的!整整三大麻袋!”一名年轻的书记员,脸上带着激动与疲惫交织的潮红,气喘吁吁地汇报道。
德米特里机械地转过头,看着那三大麻袋几乎要撑破的申请信,他那宽阔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眼眶,不知不觉间,已经彻底红了。
他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缓缓展开。
信纸是劣质的,带着一股机油的味道,字迹也歪歪扭扭,甚至还有好几个错别字。
信的内容,却像一柄烧红的铁锤,狠狠地砸在了德米特里的心上!
“尊敬的共青团组织:我叫瓦西里,是红普季洛夫工厂的一名铆钉工。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前,我……我他妈就是个混蛋!我酗酒,打架,把卢布都花在小酒馆里,我觉得人生就是这么回事了……”
“但是,当我读到保尔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里,为了给城市送去粮食而修筑铁路时……我哭了。我这个二十岁的、自以为是的蠢货,第一次哭了!我为我的颓废和无知,感到无地自容!”
“我不想再当混蛋了!我要像保尔同志那样,把我的生命,献给这个伟大的国家!我请求组织,把我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西伯利亚!北极圈!哪里都行!只要能让我,重新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啪嗒。”
一滴滚烫的泪水,从德米特里那布满风霜的虎目中滑落,重重地砸在了信纸上,晕开了一小团墨迹。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赤红的眼睛里,燃烧着足以熔化钢铁的熊熊烈焰!
他想起了过去。
想起了他和同事们,为了动员一个青年去边疆,磨破了多少嘴皮,开了多少次动员大会,甚至还要许诺各种物质奖励。
可现在呢?!
一切都变了!
他们不再需要任何动员!他们甚至不需要开口!
那股被压抑、被点燃的革命热情,如同沉睡了千年的火山,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引爆下,发出了震彻整个苏维埃的、最磅礴的怒吼!
无数曾经迷茫、彷徨,甚至玩世不恭的青年,在读完这本书后,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他们扔掉了手中的酒瓶和扑克,冲进了各地的共青团支部,用一种近乎于哀求的姿态,递交上自己的申请书!
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去建设!去战斗!去牺牲!
共青团的工作,变得前所未有的顺利!顺利到让德米特里这些老战士,都感到了一种近乎于梦幻般的不真实感!
“像保尔那样活着!”
这句口号,不知从何时起,从何处起,响彻了联盟的每一个角落!
它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加响亮!比任何宣传标语都更加深入人心!
保尔·柯察金!
这个名字,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英雄的代号!
它成为了坚强、无私、忠诚和理想的代名词!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它成为了亿万苏维埃青年心中,那座永不熄灭的、指引着人生方向的灯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zjsw.org)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