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凸第一天算是热身,让肌肉恢复对指抓,脚尖踩的记忆,特别是小肌肉群的爆发力。。杨安哲早早出了酒店,酒店外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穿过如画般的稻田,稻田间散落的山包好似一个个满当当的谷仓。前方更远一点便是今天要去山峰大洞山,因为山腰有一个天然的拱门型大洞而得名。是!咱们少数民族兄弟取名就是这么质朴。
杨安哲顺着画中道路散步,经过一夜的休息感觉脱离城市喧嚣的空气特别能让人身心得到恢复,呼吸着稻田中混合着水汽和绿叶飘香的湿润空气,杨安哲平常清晨醒来就觉得鼻腔干燥作痛的鼻炎症状也完全消失了。昨天和餐厅老板聊天得知,这里推广“稻菜轮作”,水稻收割后种植油菜,这里的早稻9月收割,刚刚种下的油菜正发着茁壮的幼苗。
这时背后传来充满力量感的男声:“杨哥,你更早嘛!”
李雷从身后跑来,李雷当过兵军人出身的他保持着晨跑的习惯,随时保持着军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精神面貌。杨安哲笑着回答:“空气太好了,出来走走。”
李雷双脚踩着碎步说:“跑一段呗!”
杨安哲摆摆手笑着说:“我平常锻炼不如你,保持体力刷线,我走走就行,你跑吧。”
李雷回答:“好嘞!那一会见。”说完甩开双腿跑远了。杨安哲走了一段转头折回酒店,明泉也出来了,在院子里伸着懒腰拉伸身体,看到杨安哲说:“老板早呢嘛,睡得怎么样?”
杨安哲说:“就是运动过后,空气又好,睡眠质量太好,早早就醒了。”
明泉也说:“是,我也感觉睡得好,精神!雷哥怕是跑步去了吧!”
杨安哲说:“是,我碰到他了。”
这时传来俩个小朋友的叽喳声,一会儿噔噔噔的跑下来“恬恬、希希”的彼此叫着,像极了话剧中久别重逢的好友。
明泉笑着说:“俩个小朋友太爱演了!”
杨安哲看着俩个小妞说:“也可能是成年人在演深沉,演稳重,小朋友的才是真实。”
明泉愣了一下说:“哦~!老板这个话太有深度了嘛。”
杨安哲大笑:“哈哈哈哈,这才叫演!哈哈”
此时大家都出来了院子里顿时欢声笑语,二楼拉开门从走廊探出个脑袋:“泉哥,你们也在啊?”
明泉抬头看向二楼走廊说:“熊猫啊!你们啥时候来的?”
二楼的熊猫说:“昨天夜里2点多到的,高速事故,堵的要死了。”
明泉说:“那你们今天怎么安排?”
熊猫说:“我和小马结组上洞。”
明泉说:“我们也上洞,不过不结组。结组时间太长了。”
熊猫说:“那待会儿一起出发呗。”
这时李雷跑着进了院子,大家收拾装备,吃完早餐就徒步向大洞山出发。
俩个小朋友牵着手哼着大家听不懂的小调,欢快的跟在后面。
大洞山其实有三个大的山洞,大穿洞、上洞和通天洞和无数小洞,这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山下靠近河边有个连接地下暗河的大穿洞,可以划船进入,山体上有神秘的苗族悬棺,
今天要去的就是位于大穿洞左上方的上洞,从河边乘渡船渡过格凸河,来到大洞山脚下,拾级而上。大约半小时近两千级台阶来到上洞,希希和恬恬牵着手爬上最后一级台阶,大家都夸俩个小朋友很厉害,希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慢慢爬,就爬上来了。”
上洞像一个开在山体上的凯旋门,洞顶距地面高达五十米,宽达七十米。像一个巨大穹顶,在洞内两侧分布着几十条难度从5a到9a+的攀岩线路。
其中熊猫和小马准备结组攀登的线路横跨大洞,全长380米,共分14段,最高难度达到9a+,是国内目前最难的结组线路之一。这条线路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殿堂”,适合高水平攀岩者挑战自我。
找了个平坦的地方放下装备,明泉对熊猫说:“我们准备就在这里看线。晚上等你们一起吃饭?”
熊猫说:“不用等我们,我们计划三天完成,今天打算多爬一点,不知道到几点呢。”
明泉、杨安哲、李雷几人都对熊猫和小马哥说:“祝顺利啊!”
接下来铺开摊子,整理好装备先由明泉保护,李雷攀登开始,杨安哲在一旁观察线路,章楚芳和吴莉带着两个娃娃在洞里玩耍。
洞里的线路比昨天的线路难度高了不少,不仅是因为天然岩壁起伏复杂,裂缝、仰角错综复杂,还因为开线定难度的大多是高手,往往根据自身能力定出等级,不同的攀登者上了岩壁会有不同的感受,不过天然岩壁也有便宜可占,有时候往两边蹭一下可能就有凸台或者凹窝可以休息一下。
李雷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攀爬,挑战OS(看攀)首条线路成功。就是在完全不了解线路的情况首次攀登成功完成。把李雷激动的在岩顶手舞足蹈。
接下来原本到明泉,明泉对杨安哲说:“来,你先挑战一下OS一条线路,我给你做保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请大家收藏:(m.zjsw.org)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