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奥尔特星云信号的回复,如同一粒投入无垠深潭的石子,带着文明全部的复杂性沉入黑暗,没有激起丝毫涟漪。日子在一种焦灼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荧惑之城”的“谛听”阵列持续锁定着信号来源方向,但除了那段依旧在循环播放的、冰冷的数学序列与生理蓝图,再无任何新的信息传来。那沉默,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审视,带着居高临下的耐心,等待着人类这方先露出破绽。
在这段令人窒息的寂静期,许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归墟”的探索中。这上古守护者留下的遗产,不仅是星盘的来源,更是一个蕴含着宇宙古老记忆的信息宝库。或许,在其中能找到应对当前困境的线索,甚至是对那陌生信号背后文明的些许了解。
他再次来到了“归墟”的核心。这里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而是一片由纯粹信息和意识流构成的奇异维度。巨大的、如同星云般旋转的数据涡流构成了“地面”和“天空”,无数光点在其中明灭,每一个光点都可能是一段被封存的记忆,一条失落的科技,或是一个古老的警告。
许木的意识体悬浮在这片信息的海洋中,星盘在他身前缓缓旋转,散发出柔和而秩序的光芒,如同灯塔,指引着他在混乱的数据流中穿行。他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寻找任何与“非碳基生命”、“极端逻辑文明”或“秩序净化”相关的历史碎片。
“归墟”的访问并非简单的数据库查询,它更像是一场意识的冒险。需要以自身的精神力去共鸣,去捕捉那些飘荡在信息洪流中的、带有特定“频率”的记忆片段。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许木的意识漫游着,掠过了无数文明的兴衰片段——有的如烟花般绚烂而短暂,有的则在漫长的时光中缓慢爬升。他看到了植物形态的文明用光合作用传递思想,看到了能量生命在恒星表面舞蹈,也看到了机械智能在冰冷的逻辑中构建永恒……
但这些,都与那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冰冷而精确的信号气质不符。
他不断深入,向着“归墟”记忆中那些更为古老、也更为危险的区域探索。那里的信息流变得更加狂暴、混乱,充满了创伤性的印记,仿佛是上古守护者也不愿轻易触碰的伤疤。
终于,在一片如同破碎镜面般、折射出无数扭曲光影的信息区域,星盘的光芒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几乎要消散的碎片。那碎片散发着一种令人极度不安的“气息”——一种绝对的、毫无生机的“有序”。
许木集中全部意识,如同一个小心翼翼的考古学家,开始剥离覆盖在这段记忆碎片上的“尘埃”和干扰。
景象,逐渐清晰。
不是动态的画面,而是一幅静止的、却充满毁灭性张力的星空图景。
那是一片人类天文记录中未曾标注的遥远星域。无数星辰在其中罗列,但它们的状态……极不正常。
它们没有闪耀,没有生命的律动,甚至没有通常恒星死亡后爆发的绚烂。它们,以及环绕它们的行星、小行星带,乃至弥漫的星云物质,全都呈现出一种单一的、死寂的、如同经过最精密打磨的……几何结构。
恒星被冻结成了完美的多面体,行星被拉直成了光滑的平面或标准的椭球体,小行星带被排列成精确的等距同心圆,甚至连星云都凝聚成了规整的、色彩均匀的晶体状迷雾。
没有光热对流,没有磁场波动,没有一丝一毫的随机性和混乱。一切,都遵循着某种冷酷到极致的数学规律,被强行“修正”成了最“完美”、最“有序”的状态。
一种绝对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
在这片被“秩序化”的星域中央,悬浮着一个难以用人类语言描述的“造物”。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自我复制的数学公式的具象化。它由无数流动的、闪烁着冷光的几何符号构成,这些符号不断地进行着递归、迭代、证明,吞噬着周围的一切物理规则,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绝对逻辑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秩序”走向极端后产生的……活着的定律。
没有意识,没有情感,没有目的——或者其目的就是“秩序”本身。它只是存在着,运行着,并将其所在之处的一切,都同化为与自身一样的、永恒的、死寂的“有序”。
在这段破碎记忆的最后,一股源自上古守护者本身的、跨越了亿万年时光依旧无比清晰的恐惧与警告,如同冰锥般狠狠刺入许木的意识:
“肃正……协议……”
“逻辑的尽头……存在的坟墓……”
“秩序……吞噬一切……最终……寂静……”
记忆碎片到此戛然而止,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强行掐断。
许木的意识猛地被弹回现实,他踉跄一步,扶住了“归墟”接口平台冰冷的边缘,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呼吸急促。那段记忆带来的冲击是如此强烈,那种极致的、毫无生机的有序,比任何混乱和毁灭都更加令人感到绝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zjsw.org)向上之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