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中那台沉默的“评估器”残骸,如同一座冰冷的纪念碑,时刻提醒着人类宇宙并非田园诗般的乐园,其中潜藏着基于完全不同逻辑的、难以理解的存在。然而,人类文明并未因这次险死还生的经历而彻底封闭自我。许木和木冰媚基于“信使号”用生命换来的启示——人类的“非理性”或许是应对某些极端逻辑文明的独特优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能因噎废食,在加强防御的同时,应更主动、更智慧地向宇宙展示自己,寻找可能的盟友。
“评估器”危机中,人类文明无意间通过全球直播,向深空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信息辐射。那些展现人性光辉与矛盾的随机画面,连同之前与“评估器”逻辑对抗时散逸的各种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正以光速向宇宙深处扩散。谁也无法预料,这些信息会被谁接收到,又会引发怎样的反应。
基于此,“新纪元”组织启动了一项名为“星语”的长期计划。该计划的核心,不再是像“信使号”那样针对特定目标发送信号,而是持续性地、有设计地向宇宙播放经过精心编排的“文明名片”。这份名片的内容,侧重于人类文明中那些最独特、最可能引起“非逻辑”文明共鸣的部分——哲学思辨、艺术创造与伦理价值。
在位于月球背面的“静海”深空通讯基地,巨大的天线阵列日夜不停地调整着角度,将编译好的信息流,朝向银河系中那些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恒星方向播撒。信息经过了特殊处理,尽可能剥离了可能被视为“技术威胁”或“领土宣言”的军事、政治内容,也不再刻意炫耀科技实力(尤其是在“评估器”面前,人类的科技显得如此稚嫩)。
广播的内容包罗万象:
有老子《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有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沉思,有康德对“星空与道德律”的敬畏;
有巴赫赋格中严谨而恢弘的数学之美,有非洲鼓点中原始的生命律动,有古琴曲里“高山流水”的知音之谊;
有各个文明中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有对勇敢、诚实、怜悯等普世美德的赞颂,也有对人类自身贪婪、狭隘、暴力的深刻反思与忏悔……
这像是一次文明的自我剖析与展示,坦诚而谦卑,旨在传递一个核心信息:这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不断自我审视、珍视情感与创造力、并努力向善的文明。我们或许不完美,但我们渴望理解,也渴望被理解。
广播持续了数月,大部分时间,回应他们的只有深空永恒的沉默。这在意料之中,宇宙太过广袤,生命的概率微乎其微。
然而,就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值班夜晚,“静海”基地的主控室内,异常发生了。
负责监听特定频段背景噪音的分析员,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眼睛死死盯住频谱分析仪上一个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信号峰值。
“主管!有情况!非重复性自然噪音排除……这个信号……有规律!”
整个控制室瞬间被点燃。所有人员迅速就位,天线阵列迅速锁定信号来源方向——麒麟座方向,一个距离太阳系约3000光年的区域。
信号非常微弱,仿佛来自极其遥远的地方,或者发送者的功率有限。它并非人类使用的任何编码方式,更像是一种……充满韵律的、复杂的光谱序列波动。这种波动方式极其独特,仿佛不是电子通讯,而是某种利用恒星光芒或某种未知能量场进行调制的信息传递。
最令人惊奇的是,当信号处理专家尝试将这段光谱序列波动进行初步解析,并将其与人类数据库进行比对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关联出现了——这段波动的某些核心频率和起伏模式,与人类广播内容中贝多芬《欢乐颂》末尾合唱部分的情绪高潮段落,在数学结构上呈现出惊人的、非偶然的相似性!
那不是对旋律的复制,更像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与回应!一种跨越了物种、技术乃至生命形态的,对“欢乐”、“团结”、“崇高”这类积极情感的共同感知与表达!
“它……它好像……很喜欢《欢乐颂》?”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喃喃道。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与震撼。这至少意味着,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一个能够理解(至少是部分理解)人类艺术所表达情感的文明!这与“评估器”那种冰冷的、排斥非理性的逻辑构成了天壤之别!
“尝试回复!” 项目主管强压住激动,下令道,“用同样的光谱波动编码,发送一段简短的、表示友好与收到回应的信息!同时……附上《欢乐颂》的另一段精华选段!”
回复信息被精心编译,再次通过天线阵列,射向麒麟座方向。
这一次,对方的回应来得更快一些。同样微弱的光谱信号再次传来,其波动模式似乎更加……“愉悦”和“轻快”了一些,仿佛在确认收到信息,并表达了继续交流的意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zjsw.org)向上之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