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之夜,如期而至。
乾清宫内外,灯火璀璨,恍如白昼。精致的宫灯沿着汉白玉栏杆蜿蜒悬挂,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金碧辉煌的梁柱与御座。
皇室宗亲、勋贵重臣身着礼服,按品级端坐于殿内及殿外廊下设置的席位上,觥筹交错,笑语喧阗。教坊司的乐师演奏着庄重典雅的礼乐,舞姬们长袖翩跹,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朱元璋高踞龙椅之上,身着衮服,面容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深邃难测。
他接受着宗亲臣工的朝拜与敬酒,目光偶尔扫过全场,看似随意,却如鹰隼般锐利。
沈涵与蒋瓛并未出现在显眼位置。沈涵作为稽核处主事,品级不足以列席核心区域,他被安排在殿外廊下靠近一根巨柱的位置,这里视野相对开阔,既能观察到部分殿内情形,又能兼顾殿外动静。蒋瓛则坐镇于殿外一处临时设立的指挥点,通过心腹缇骑与各处暗哨保持紧密联系。
所有明暗布置已然就位,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笼罩着这场盛宴。每一个进入会场的人员都经过至少两道核查,每一件器物都有源头可溯,关键位置的侍卫皆是蒋瓛精挑细选的死士,流程的细微调整也在按计划进行。
然而,沈涵的心始终悬着。他端着一杯几乎未动的酒,目光冷静地扫视着全场。王砚和骆刚则混在侍从和外围侍卫中,按照事先划分的区域,密切监控着各自的目标。
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被列为一级监控目标的几名侍卫,在蒋瓛的人的“陪同”下,显得格外安分守己。二级观察目标的人物,其随从也被限制在指定区域,未有异动。流程的微调顺利进行,未见有人表现出明显的错愕或抗拒。
难道对方放弃了?或是察觉到了他们的布防,改变了计划?
沈涵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边缘,大脑飞速运转,重新梳理每一个环节。灯火检查无误,礼乐器具安全,人员管控到位……还有什么遗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殿内,掠过那些华服盛装的妃嫔、皇子、勋贵。郑太妃带着赵王坐在离御座不算太远的位置,她穿着那件修改过的“雨过天青锦”宫装,在灯火下流光溢彩,显得雍容华贵。她举止得体,面带微笑,偶尔与身旁的妃嫔低声交谈几句,赵王则安静地坐在一旁,似乎有些拘谨。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
但恰恰是这种“正常”,让沈涵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对手费尽心机,布局多年,绝不可能轻易放弃。黑衣人“当心火器”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他们的杀招,究竟藏在哪里?
就在这时,礼乐声一变,一组新的表演队伍准备上场。这是来自宫外的杂耍百戏班子,以其惊险刺激的吐火、登高节目闻名。按照调整后的流程,他们的上场顺序被刻意押后了。
班主领着艺人上前行礼,随后分散开来,准备道具。其中两人抬着一面装饰华丽的大鼓,放置在场中指定位置。另有几人开始检查用于吐火表演的特制油盏和引信。
骆刚安排在道具核查组的人立刻上前,再次对这组艺人的所有道具进行最后一次确认。大鼓被敲击检查,确认无异物;油盏被仔细验看,火油也被取样嗅探,均是表演所用寻常之物。
沈涵紧紧盯着那边的动静。流程管控是他布防的重点之一,任何偏离既定流程的行为都可能暴露问题。
表演开始。吞刀吐火,顶竿走索,引得席间阵阵喝彩。气氛逐渐热烈。
然而,沈涵注意到,那名放置大鼓的艺人,在表演间隙,似乎无意间将鼓挪动了几分,使其更靠近御座前方的丹陛。这个动作很轻微,在喧闹的环境中几乎无人注意。
“王砚,”沈涵通过一个隐晦的手势,向不远处的王砚传递信息,“注意那面鼓和挪鼓的艺人。”
王砚会意,目光立刻锁定了目标。
表演继续进行,到了最精彩的集体谢幕环节。所有艺人聚集场中,向御座方向躬身行礼。就在这一片喧嚣和视线交织的时刻——
异变陡生!
那名挪动鼓的艺人,以及旁边一名负责吐火的艺人,几乎同时暴起!挪鼓的艺人一脚踹向鼓身,那面大鼓的侧面竟然弹开一块木板,露出里面黑黝黝的管状物——那是一支隐藏的、小型化的火铳!而吐火的艺人则猛地将手中看似普通的油盏砸向御座方向,油盏在空中爆开,泼洒出的却不是火油,而是刺鼻的猛火油!他另一只手已掏出火折子!
“护驾!!”
蒋瓛的怒吼声与沈涵的心同时提到嗓子眼!
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忠诚侍卫立刻蜂拥而上,组成人墙挡在朱元璋身前!
“砰!”
一声略显沉闷的铳响,隐藏的火铳发射了!但目标却并非朱元璋,而是殿顶一盏悬挂的大型琉璃宫灯!铳子击碎了琉璃灯罩,里面的烛火瞬间引燃了灯油和装饰的绸缎,燃烧的碎片带着火星簌簌落下!
与此同时,那名吐火艺人的火折子也已点燃,眼看就要扔向泼洒出的猛火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博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博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