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亲王集团的覆灭,如同一场凌厉的秋风,扫清了朝堂之上大部分敢于公开反对龙曦年的声音。寒门官员的崛起已成定局,张澜因屡立“大功”,已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俨然清流领袖;赵启明也在工部站稳脚跟,开始着手整治漕运积弊。龙曦年通过他们,以及安插在各部的亲信,对朝政的掌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权力的核心——军权,却依旧如同铁板一块,牢牢掌握在以几位世代簪缨的勋贵和老将手中。他们或许在朝争中保持中立,或许对龙曦年这个“妇人”掌权心存鄙夷与警惕,但无论如何,军中的事务,龙曦年的手始终难以真正伸进去。
转机,出现在一份来自北疆的紧急军报上。
戎狄内部纷争似乎告一段落,新上位的大首领鹰勒哥,野心勃勃,整合了各部势力,突然陈兵十万于边境,扣关索要巨额“赏赐”,扬言若不满足,便挥师南下,马踏中原!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皇帝病重昏聩,根本无法主持军国大事。朝堂之上,主战、主和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主和派以国库空虚、皇帝病重、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主张破财消灾;主战派则以镇国公(皇后之父,虽已半隐但仍有余威)为首,痛斥戎狄贪得无厌,主张坚决反击,但具体如何调兵遣将,由谁挂帅,却又争论不休。
龙曦年坐在翊坤宫,听着桃红汇报朝堂上的混乱,眼神冰冷。这是一个危机,更是一个天赐的良机!插手军务的机会,终于来了!
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先通过系统,耗费积分详细查询了北疆将领的资料、边关防务情况,以及戎狄新首领鹰勒哥的性格和作战风格。结合【初级权谋推演】,她迅速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次日,她召集内阁重臣及兵部、户部主要官员至翊坤宫议事。
众人到齐,只见皇贵妃龙曦年端坐主位,虽未着朝服,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她面前摊开着北疆地图和军报,神色沉静。
“诸位大人,”她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冷静,“戎狄叩关,社稷危殆,陛下龙体欠安,我等臣工,当同心戮力,共渡难关。争吵无益,当务之急,是定下方略,选贤任能,筹措粮饷。”
主和派的户部尚书立刻诉苦:“娘娘明鉴,去岁雪灾,今春又有多地旱情,国库实在空虚,若行大战,只怕……”
“尚书大人所言,乃是实情。”龙曦年打断他,语气平和却带着压力,“然,戎狄索要之数,堪比往年岁入之三成!此次若给了,下次他再来要,我等给是不给?割肉饲虎,终有尽时!届时国帑耗尽,兵备废弛,我大晟才是真正的危在旦夕!”
她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故此,此战,不得不打!不仅要打,还要打出我大晟的威风,让那鹰勒哥知道,我天朝上国,绝非任人宰割之辈!”
她这番铿锵有力的话语,让主战派精神一振,主和派也一时语塞。
“然则,国库确实艰难。”龙曦年话锋一转,“故此,此战需速战速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关键在于,选对主帅,用对策略。”
她指向地图上的几个关键隘口:“据本宫所知,鹰勒哥此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且新整合各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我军不宜与其正面硬撼,当以坚守隘口,消耗其锐气为主,同时……”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可遣精锐小队,潜入其后方,焚其粮草,离间其部落。甚至,可暗中联络与鹰勒哥有隙的其他戎狄部落,许以利益,使其内乱。”
这番战略分析,既有宏观布局,又有具体战术,甚至包含了情报和心理战,听得在场武将出身的官员都不禁暗自点头。这绝不是一个深宫妇人能凭空想出来的!他们看向龙曦年的目光,多了几分惊异与审视。
“至于主帅人选……”龙曦年目光落在一直沉默的镇国公身上,“老国公乃国之柱石,威望素着,本应挂帅。然国公年事已高,北疆苦寒,恐不堪长途跋涉之苦。”
镇国公微微颔首,他确实不愿再披挂上阵。
龙曦年继续道:“本宫推荐两人。其一,定远将军周勃,曾随老国公征战,熟悉北疆地形,作战勇猛;其二,安北都护府副都护韩青,常年镇守边关,对戎狄习性了如指掌,且善守。” 这两人,周勃算是勋贵之后,但与现任掌权勋贵关系一般;韩青则是寒门出身,全靠军功累积至此。推荐他们,既照顾了勋贵颜面,又引入了寒门将领,打破了军中固有的派系平衡。
更重要的是,龙曦年早已通过系统查询和暗中考察,确认周勃此人虽勇猛,但贪财好利,有拉拢的可能;而韩青,则因其寒门出身,在军中备受排挤,一直郁郁不得志,正是可以施恩收服的对象!
朝堂之上,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在龙曦年的坚持和部分官员的支持下,定下了以周勃为主帅,韩青为副,率京营五万精锐,并节制北疆边军,共同御敌的方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zjsw.org)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