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末,乾坤初判,人类渐趋分野。初始之世,唯蛮类横行。自禹治水,洪波既平,部分蛮类沐德向善,逐演为人族;另有蛮类,冥顽向恶,堕化为妖族。时光荏苒,至商纣之朝,人、蛮、妖三界,壁垒渐明。
妲己,妖魅惑主,兴乱于蛮族与人族之间。文王姬昌,心怀大义,合蛮族与人族之力,共伐商纣,终成大业。然商周之战后,逃亡妖族蛰伏三百年,潜心修炼,妖力愈盛,誓报文王灭族之仇,遂于世间兴风作浪,祸乱苍生。
妖族首遣褒姒,魅惑周幽王。幽王昏庸,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终致身死国灭,西周覆灭。自此,周国陷入大乱,风雨飘摇。
妖族趁势而动,妖族大怪亲率百万妖军,兵临城下。一时间,阴霾蔽日,妖氛弥漫,城中万民惊恐,哭声震天。周王孤立朝堂,手足无措,望着城外如山似海的妖军,满心绝望。
危难关头,城外忽现一座天桥。那桥似从天而降,瑞霞千条,如彩练当空,映日生辉;金光万道,若星芒璀璨,耀目夺睛。清风徐徐,漫天飘舞,风中似有梵音隐隐,传来阵阵祥瑞之象。旋即,只见一人影顺着清风,如流星赶月飞奔而来。此人左手招摇圣贤词,光芒闪烁,似蕴含天地至理;右手晃动七雄记,气势磅礴,仿若能定乾坤。来者正是儒圣天尊,他面容含笑,却隐有威严,凝视妖族大怪,朗声道:“吾腹中空空,饥肠辘辘,今日便请大怪入我神釜,以烈焰烹之,权当美餐。”
百万妖军见状,顿时怒不可遏,齐声咆哮,如汹涌潮水,欲将城池淹没。然儒圣天尊不慌不忙,双手舞动,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风云变幻,天地失色。只见他施展出 “春秋蛮书散”,狂风呼啸而起,飞沙走石,天地间一片昏黑。黑暗中,突然窜出一团烈焰,如一条愤怒的火蛇,直扑妖族大怪。那烈焰瞬间将大怪吞噬,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烹炙得体无完肤,随后儒圣天尊张口一吸,竟将大怪吞入腹中,恰似享用一顿丰盛佳肴。
百万妖军见主帅惨死,顿时军心大乱,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儒圣天尊见状,冷笑一声,再次抛出 “春秋蛮书散”。这一次,那散如乌云蔽日,遮天盖地,绵延三千里,所到之处,妖军皆迷失方向,心智被迷,仿若置身无尽迷宫,不知所措。儒圣天尊趁势挥军掩杀,妖军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尽被其杀灭。
说起这儒圣天尊,原本是玉帝殿前一奸佞小人。其人心术不正,巧言令色,终被玉帝识破,贬入凡间,投胎春秋末年。儒圣天尊降生时,貌丑形异,令人望而生畏,家人厌弃,将其弃于荒野。彼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大地如炙,天尊奄奄一息,几近丧命。幸有苍鹰自天而降,振翅为其扇风,驱赶酷暑;又有母虎途经此地,将其叼入虎窝,以虎奶哺乳。故而世人皆言,儒圣天尊乃 “龙生虎养鹰扇风”。
待天尊长大,母虎将其送还生母。生母见其归来,悲喜交加,遂悉心养育,盼其成人。天尊聪慧异常,饱读诗书,长大后更是洞悉世间万物,深知皇权之重。为求皇权稳固,他着书立说,宣扬王道,周游列国,传播其学说。其所着之书,神气十足,霸气冲霄,字字珠玑,甚合君王之意,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世人读其书,仿若置身仙境,只觉天花乱坠,群星照天,千里云霞翻涌,万里雷鸣震耳,令人心醉神迷。
不仅如此,儒圣天尊还研制出一种特殊武器 ——“春秋蛮书散”。此散威力巨大,一旦施展,能迷惑人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实乃世间罕有凶器。
如今,儒圣天尊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但其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妄图谋取蛮族霸权,掌控天下。周王秉持正义,拒不从命。儒圣天尊恼羞成怒,遂将矛头指向人族,一时间,人族陷入危机四伏的绝境。
孙悟空听闻此事,义愤填膺,决定前往相助周王,解救人族于水火之中。然而,他刚一踏入战场,便中了儒圣天尊的 “春秋蛮书散” 之计,顿时心智迷失,不辨是非,敌我不分。幸得亢金龙及时出现,施展大神通,为孙悟空指点迷津,才使其恢复清醒。
孙悟空清醒后,怒不可遏,他带领众猴,气势汹汹冲向儒圣天尊,欲与其决一死战。儒圣天尊见状,不慌不忙,再次祭出 “春秋蛮书散”。这散一出,众小猴瞬间迷失方向,陷入混乱,仿若无头苍蝇四处乱撞。孙悟空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散厉害,急忙施展神通,幻化出万里乌云,将众猴隐蔽起来,使其免受伤害。
孙悟空见众猴暂时安全,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战胜儒圣天尊。无奈之下,他只得前往武当山,恳请真武大帝出山相助。真武大帝听明缘由,微微摇头,说道:“近年来,道行高强之妖魔,皆已被吾收伏。量这儒圣天尊,不过是疥癣之疾,何足为惧?吾手下小张太子与十二龙神,足以将其擒拿,无需吾亲自动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麻荒梦请大家收藏:(m.zjsw.org)麻荒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