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脑子灵活,点子多,就辛苦你多担待些,是为村里好嘛!” 马友志笑着鼓励道。
几天后,史明刚将写好的提案交给马友志。村委会会议上,史明刚当众念起提案:“如今,精神病患者肇事伤人事件频发。病情发作时,他们就像失控的猛兽,打砸破坏,搅得四邻不安,严重威胁着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这些病人发病毫无规律,家属想管也难,有的甚至犯下杀人、放火等重罪,还有不少选择自残自杀。很多家庭为了防止出事,只能把病人关在家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尤其是农村地区,多数患者家庭本就贫困,根本负担不起高昂的治疗费用,被拖垮的家庭不计其数。精神病院里,常能看到家属哭着求医院收留没钱医治的病人……因此,我们建议尽快制定《精神病人管理办法》,明确监护责任;在省内分区域建设精神病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同时,县级财政要专门拨款,救助困难患者家庭。”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对提案内容十分认可,未提出任何修改意见,提案顺利通过。
马友志带着提案参加县人代会,没想到引起众多代表共鸣。这份提案一路向上传递,受到广泛关注。
从县里回来后,马友志与牛步太商议,决定让牛步太的儿子牛效营跟着史明刚学习放电影。原来,马友志心里早有盘算,他看中了史明刚的能力,想培养他当村干部,自然得先找好新的放映员接替他的放映工作。
史明刚遗传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尤其痴迷绘画。他发挥所长,制作许多幻灯片,每次放电影前,先播放这些自制作品,或弘扬正气,或批判歪风,还会传播实用的科学知识。
听闻马卫东入狱后,其妻子对婆婆秦占荣百般虐待,史明刚将此事编成幻灯片。影片中虽未指名道姓,但熟悉的情节让村民们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放映时,马卫东的妻子也在人群中,看着屏幕上一幕幕真实又充满温情的画面,她深受触动,偷偷抹起眼泪。电影结束,人群散尽,她留了下来。犹豫再三,她走到史明刚面前,声音哽咽:“谢谢你做的这些。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婆婆。”
此后,婆媳俩的关系逐渐缓和,相互扶持,日子也过得和睦起来。村民们纷纷夸赞史明刚这招高明。渐渐地,谁家有了矛盾,爱找他调解。史明刚总能巧妙地用电影里的道理说服大家,效果出奇地好。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健康意识十分淡薄。过去因条件艰苦,大家不讲究卫生,对疾病也缺乏了解,不少人稀里糊涂就生了病,遇上突发情况更是束手无策。史明刚寻思着,电影正是普及知识的好工具。接手放映工作时,他就与电影公司沟通,租借了许多医学科教片。
一次,在故事片放映前,他播放了夏振亚 1982 年编导的《冠心病》。影片详细讲解了冠心病的前期症状:心悸胸闷、气短难眠、反复胸痛…… 没想到,这堂特殊的 “课” 竟救了杨金凤一命。
一天夜里,杨金凤突然感觉左侧后背疼痛难忍。换作以往,她或许不会当回事,可想起科教片里的内容,心里不禁犯起嘀咕。她赶忙将情况告诉马友志。马友志虽觉得可能是多想了,但也不敢大意,连夜叫救护车将妻子送往县医院。经检查,杨金凤确实患了心脏病。医生连连惊叹:“真没想到,农村人能有这么强的健康意识,送得再晚些,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过后,大家对电影的作用有了全新认识。原本只当是娱乐的电影,竟成了救命的 “良药”。
鉴于史明刚的出色表现,马友志提议让他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这个提议得到全体村干部的支持,乡党委也很快批准。
走马上任的史明刚深知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他一头扎进工作中,走村串户,搜集整理村里的历史资料、民情民意,从人口分布到农业发展,从居住条件到基础设施,事无巨细,记在心里,只为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与此同时,远在他乡的马志远,工作也迎来了新变化。在税务部门工作两年后,他被调到银行信贷科,负责技术改造贷款业务。
旧历年底,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科长安排马志远与另外两名信贷员,前往方便食品技术中心采购优惠价的白条鸡。
三人骑着自行车,穿过京山铁路的地下通道,来到市区南郊的工厂区。眼前的景象略显萧条,破旧的厂房矗立,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不再。原来,这里曾是通用机械厂,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被市政府卖给新成立的方便食品技术中心。
走进企业财务科,史科长满面春风地迎了上来,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企业的前世今生:“国家打算把望州打造成京津的‘菜篮子’,姚依林副总理亲自来调研了两次,决定在这里建食品工业大学和方便食品技术中心,我们这企业才应运而生。” 说着,史科长又带着他们参观车间,还从香肠生产线拿来刚出炉的香肠请他们品尝,一拿就是一大把,显然早已超出 “品尝” 的范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麻荒梦请大家收藏:(m.zjsw.org)麻荒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