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寇仲身着玄色蟒袍,头戴紫金冠,大步流星地走进厅堂,在主位落座。
徐子陵落后半步,于左侧首位就座。
左侧皆为武将,右侧则坐着文官。
参见少帅!
众臣齐齐起身行礼。
嗯。”
寇仲微微颔首:一进门就看见各位喜笑颜开。”
不过确实值得庆贺,我军半年间便跃居天下第三大势力,可喜可贺。”
不必多礼,诸位请坐。”
谢少帅!
众人笑容满面地重新入座。
此次江左之战,在座诸位都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刘仁轨,听说你赤膊上阵,一刀劈了宣城郡守。”
好家伙,现在整个江左谁不知道刘一刀的大名啊!
环视众将,寇仲笑着说道。
哈哈哈!
满堂文武闻言,顿时哄堂大笑。
宣城一役中,镇江中郎将刘仁轨卸甲杀敌,刀斩大隋宣城郡守的事迹,早已被人编成民间话本,在江左各地广为流传。
刘仁轨因这件事被军中同僚戏称为刘一刀,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堂内,吏部尚书卜天志朗声道:少帅!如今我军已掌控十郡之地。
虽竟陵暂不宜公开,但加上豫章七郡与江夏、宣城,实有九郡在手。
根据最新户籍统计,这九郡百姓逾二十万户,人口达一百五十万。
且户部持续招纳流民,江淮地区难民不断涌入,仅十一月就有十万之众。”
他环视四周,郑重进言:以如此广阔疆域与众多子民,若仍沿用霸府体制恐有不妥。
恳请少帅昭告天下,开国建制,正位承统!
话音未落,满座皆惊。
群臣纷纷起身附和:请少帅开国!连徐子陵也起身劝道:仲少,是时候革除隋制,另立新朝了。”
寇仲目光如电,沉声道:诸位所言有理。
然九州之地我军尚未尽取,此时称王为时尚早。
今依先秦旧制,以地为号,进位楚公,开国建制。”
参见楚公!众臣齐声行礼,人人脸上洋溢着欢欣之色。
作为从龙之臣,他们终将青史留名。
寇仲随即颁布诏令:楚国设六部主政,五军都督府掌兵,官制分九品十八级。
六部尚书、都督府都指挥使等为正一品;御史大夫、军师祭酒等为从一品......
侍从挥笔疾书,将新制条例逐一记录。
其中地方官制增设州刺史、州尉等职,这套前所未有的**体系令不少官员心生疑惑。
“殿下!”
吏部尚书卜天志率先出列,询问道:“这州、府、县的新制....”
殿内众文官的目光都被这个问题吸引。
面对众人探询的眼神,寇仲从容解释:“自先秦至今,我炎黄疆域不断拓展。”
“至隋时,已增设西海、交趾、琼州等郡。”
“天下郡县已逾三百之数,大郡辖十五县,小郡仅两三县。”
“秦汉旧制已不合时宜,故本公重定县制——人满万户即可设县。”
“各郡按人口疆域重划,辖六至十二县不等。”
“再集六至十郡为一州,现辖江左之地设为江州。”
“江夏、竟陵、宣城三郡暂不归入江州,直属六部管辖。”
“擢原鄱阳郡守言宽为江州刺史,原鄱阳郡尉查杰任江州尉。
调江夏郡守崔纪秀、郡尉包志复赴宣城郡,九江郡守牛奉义、郡尉魏元转任江夏郡。”
“各州设三营州兵:轻兵营、步卒营、 ** 营。”
“此番缴获的隋军弩机、横刀尽数拨付江州。”
群臣渐渐领会深意:这新州制虽异于秦汉,却能统御百万之众。
每州驻军九千,由州尉统帅可保境安民。
原有驻军则归五军都督府专司征战。
如此既完善地方建制,又贯彻军政分立。
“再颁诏令:楚国实行十五等勋爵制。”
“文臣序列:王、公、侯、伯、子、男、荣禄大夫、上柱国、中柱国、柱国、宣正郎、忠义郎、修义郎、保义郎、秉节郎、承信郎。”
“武将序列:王、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骁骑尉、云骑尉、宣骑尉、恩骑尉、翊麾尉、上士、公士。”
“军爵俸禄由五军都督府发放,文爵俸禄由六部支给。”
“核定各爵位宅邸田亩赏赐及免税额度,岁末稽查。”
“臣等领命。”
朝臣们齐声应答。
文官们更是难掩喜色——历朝重武轻文,封赏含糊。
如今文武并立的爵制,终使两者真正平起平坐。
“来人,拟诏!”
寇仲一挥袍袖。
“遵命。”
两名侍从立即捧出笔墨黄绢。
寇仲迎着众人目光,朗声道:“大楚既立,当赏三军文武。”
“诏曰:擢前军都督徐子陵为扬州侯。”
“谢殿下!”
徐子陵含笑领命。
殿中无人惊讶——这对自幼结义的兄弟本就形影不离,如今寇仲称公,徐子陵自是楚国柱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