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少,那就是龙虎山!”
寇仲指向远处那座形如龙盘虎踞的巍峨山峰。
山下碧水蜿蜒,清澈见底;山顶云霞翻涌,似有龙虎相争,玄妙非常。
“仲少,我们现在就上山寻天师府吗?”
徐子陵问道。
寇仲摇头:“不,我们不上山,天师府也不在山上。”
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察觉龙虎山隐隐有聚灵之势,竟能自行吸纳天地灵气,难怪张道陵择此修道炼丹。
徐子陵不解:“天师府不在山上,那在哪里?”
寇仲轻拍龙马,龙马振翅而起,落于泸溪河畔。
河边竹林青翠,随风摇曳,林间隐约可见一座热闹小镇。
徐子陵一怔,此地哪像天师府?满眼皆是民宅,更有许多道士穿行街巷,与百姓谈笑,毫无仙家气象。
“此处名为上清镇,当年张道陵曾在此救治瘟疫,因而形成此镇。”
“天师府——确切说,应是大上清宫,位于东侧,背倚象山,面朝泸溪,远眺云林,近靠台石。”
话音未落,寇仲已翻身下马,龙马自行离去,他的身影转眼没入小镇。
徐子陵亦放开蛟马,紧随其后。
若两匹神驹现身,必引 * 动,不利于他们拜访天师府。
一声清越长啸响起,龙马带着蛟马跃入龙虎山深处,渐行渐远。
————
龙虎山下,泸溪河畔静立一座古朴道观。
占地仅十余亩,一门三厅,左右丹房各四间,后厅三间,两侧耳房各一。
林间松柏挺拔,遍地奇花异草,一条青石小道蜿蜒至道观门前,匾额高悬:天师草堂。
这座看似朴素的道观,竟是道教祖庭所在。
当年张道陵在此清修,后世天师张盛稍加修缮,此地又被世人称作传录坛。
仲少!
此处...
徐子陵面露讶色。
这般简朴的庙宇,莫说是道门圣地龙虎山天师府,便是寻常乡野寺院也不过如此。
陵少。”
张道陵有言:大道者,万物之本。
故修道之人,当超然物外。”
历代天师皆淡泊名利。
若非如此,张盛天师又怎会舍弃都亭侯爵位,仅携经书、法印、宝剑、符箓隐居龙虎山?
历代天师继任,均需在此受箓,此乃天师道正统所在。”
凝望着古朴道观,寇仲心潮起伏。
忽然,他身形拔地而起,凌空而立。
至阳真罡轰然迸发,赤红气劲如火如荼,将山中云雾一扫而空。
上清镇百姓纷纷仰首惊呼:
快看!有人在天上!
那不是天师草堂吗?
何人敢在此造次?
镇民议论纷纷间,周围道士已然变色,齐齐奔向草堂,眼中怒意升腾。
本公寇仲,今日特来问刀。
敢问张天师可在?
声若雷霆,惊起满山飞鸟走兽。
楚公寇仲?!
闻听此言,众人俱惊。
新立楚国之主威震江左,鄱阳百姓更感念其惠民之政。
此刻见他现身龙虎山,竟要向天师草堂出手,不免心生踌躇。
徐子陵亦是不解,何以挚友突生此举?
楚公远临寒舍,贫道有礼了。”
清泉般的声音悠然响起。
天师草堂中踱出一位白须老道,面容红润如婴,仙风道骨。
道人足尖轻点地面,身形飘然而起,每踏一步,脚下绽开青莲。
七步过后已至寇仲身前,负手而立,含笑相望。
今日楚公前来试刀。”
贫道身为主人,当先献丑,楚公请观。”
语毕垂眸。
老道士俯瞰山溪,大袖翻飞间,泸溪清流腾空化龙,蜿蜒两千丈盘踞山前,活灵活现。
余干县数万百姓仰见水龙凌空,尽皆骇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老道闭目凝神,面朝朝阳吐纳调息,周身渐放光华。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每诵一句,便有一道青罡自体内升起,汇入水龙。
碧波化作青龙,搅动九霄风云。
吟——!
龙吟震荡千里山河。
两千丈青龙昂首,直扑寇仲而去。
来得好!
寇仲朗声大笑,玄袍猎猎。
久违的危机感让他血脉贲张,天门穴冲起赤红血气,与云中雷霆交相辉映。
龙牙刀锵然出鞘,鳞甲折射鎏金光芒。
天师!请赐教!
喝声撼动四野。
草堂上空赤罡翻涌,与血气交融为灼目猩红。
「惊情十变·悟浮生」
千丈血刃裂空而起,带着勘破红尘的凛冽刀意,迎向天青龙影。
嘭!!!
刀光与天青之龙轰然相撞,掀起滔天气浪,整座龙虎山都在剧烈震颤。
山下百姓纷纷抓住身边固定之物,仍有不少人被余波震倒在地。
待烟尘散去,乌云尽消,碧空如洗。
暖阳洒下金色光辉,为寒冬带来融融暖意,好一派祥和景象!
后生可畏,老道甘拜下风。”
张通玄凝视眼前英姿勃发的少年,不由轻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