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巢”的坐标,如同黑暗迷宫中突然出现的一缕微光,为“远航者”号指明了方向。然而,这缕微光却投映在一片危机四伏的星图上。星语者最后的警告——“阴影并非唯一威胁”——像一道冰冷的符咒,悬在每个人的心头。
“航向已设定。以当前经济航速,预计抵达‘初生之巢’外围区域需要一百五十标准时。”“墨匠”的声音打破了舱内的沉寂,他面前的星图上,一条纤细的航线穿透陌生星座,连接着当前位置与那个承载着古老希望的坐标。
一百五十小时。超过六个标准日。在这片完全未知、且已被标记可能存在“巡游者”(星骸)的空域,这段航程漫长得令人窒息。
“能源储备呢?”苏北问,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观察窗外那片似乎永恒不变的黑暗上。灵犀力场如同无形的感知触须,早已悄然弥漫在飞船周围,警惕着任何一丝空间的异常波动。
“维持当前航速及最低能耗模式,抵达目标时,预计能源储备将降至百分之九点五至十之间。”“墨匠”报出的数字让气氛更加凝重。百分之十,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意味着他们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能源系统崩溃。
张翼轻轻抚摸着怀中沉寂的“密钥”,它如同进入深度睡眠,不再散发任何波动,只是默默地进行着内在的整合与修复。星语者传递来的关于“初生之巢”和“巡游者”的信息碎片,依旧在她脑海中盘旋。她尝试着像之前感应星语者那样,去感知前方航路上的危险,但除了虚空,一无所获。
“巡游者……它们会如何巡逻?有规律吗?”张翼轻声问道,像是在问别人,也像是在问自己。
“缺乏数据。”“墨匠”摇头,“根据星语者提供的有限信息和之前与星骸交战的记录推测,它们可能采用某种高效的网格化扫描或基于量子纠缠感应的预警网络。它们的‘感知’方式,可能完全不同于我们依赖的电磁波或引力波。”
这意味着,传统的隐匿手段,例如能量静默或光学迷彩,在它们面前可能效果有限。
航行在绝对的寂静中继续。为了节省能源,连舱内的大部分照明都已关闭,只有控制台和少数必要的指示灯散发着幽微的光芒,映照着三张沉默而专注的脸。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分钟都像是在刀尖上踱步。
苏北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半冥想状态,灵犀力场与飞船的动力核心保持着微妙的共鸣,一方面优化着能量流动,另一方面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前方。他不敢有丝毫松懈,星语者的警告和之前前哨站毁灭的景象历历在目。
然而,危险并非总以预期的方式降临。
在航行了约四十个准时后,一切看似平静。能源储备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至15%。就在一次例行的航线微调后,“墨匠”突然发出了一声低沉的警示:
“不对劲。”
苏北立刻从冥想中惊醒:“怎么了?”
“我们的实际航速……比理论计算值,慢了零点零零三 percent。”“墨匠”紧盯着导航数据,眉头紧锁,“误差极小,但持续存在,并且在缓慢增大。”
零点零零三 percent!这个数字微乎其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当作仪器误差忽略。但在这片陌生的、危机四伏的宇宙,任何微小的异常都值得警惕。
“检查动力系统和导航仪器。”苏北沉声道,灵犀力场瞬间收缩,更加细致地感知着飞船的每一个部件。
“系统自检无异常。外部传感器也未检测到明显的阻力或引力扰动源。”“墨匠”的语速加快,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排除所有内部因素……问题来自外部空间本身!”
他调出了背景空间曲率监测图。只见在飞船前方,一片原本应该平坦的虚空,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凹陷”!这片凹陷区域范围极广,引力梯度变化微弱到令人发指,就像一张铺在宇宙中的、几乎无形的蛛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拖慢他们的脚步。
“是引力陷阱!”“墨匠”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一个非常隐蔽、范围巨大的天然……或者并非完全天然的引力异常区!我们正滑向它的中心!”
苏北的心猛地一沉。天然形成的引力陷阱虽然罕见,但并非不可能。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在通往“初生之巢”的必经之路上出现,巧合得让人心生寒意。他想起了星语者的警告——“阴影并非唯一威胁”。难道,这就是那“另一重威胁”?
“能挣脱吗?”苏北立刻问。
“陷阱的引力梯度目前还很弱,但我们在持续滑入,越靠近中心,挣脱越难。”“墨匠”快速计算着,“立刻转向,最大功率,或许还有机会!但能源消耗会急剧增加!”
是冒险消耗宝贵能源强行挣脱这个可能只是“天然”的陷阱,还是继续前行,赌它只是虚惊一场,不会对他们构成实质威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翼之盟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翼之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