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的晨雾还没散尽,宋江就已经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平静的海面。虽然辽军暂时撤退了,但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辽军和海盗的联手,随时可能再次发起进攻。
“公明哥哥,岳将军已经带着弟兄们,把城楼上的缺口修补好了,还加了两层沙袋,就算辽军再用火炮攻击,也能多挡一会儿。” 武松走上城楼,手里拿着一把刚磨好的戒刀,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他昨晚带着骑兵,在海边巡逻到深夜,根本没怎么休息。
宋江点点头,目光扫过加固后的城楼:“好!还要让弟兄们多准备些火油和炸药包,辽军的战船再来,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对了,派去渤海湾的探子,还没回来吗?”
“应该快了!” 武松刚说完,就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一艘小船正朝着城楼驶来。“公明哥哥,是探子回来了!” 武松指着小船,兴奋地说。
小船很快靠岸,探子翻身跳下船,快步跑到城楼上,对着宋江拱手:“公明哥哥,辽军的战船还在渤海湾的岛屿上休整,海盗们也已经集结了五千兵力,看样子是在等辽军的命令,随时准备配合进攻。另外,俺还发现,辽军的战船上,正在搬运一些奇怪的铁疙瘩,好像是在研制新型火炮!”
“新型火炮!” 宋江心里一沉,“能看清那些铁疙瘩的样子吗?大概什么时候能研制好?”
探子摇摇头:“距离太远,看不太清,只知道比之前的火炮更大。至于什么时候研制好,俺也不清楚,不过看辽军的样子,应该快了。”
宋江握紧拳头,眼神坚定:“不能等他们研制好!岳飞将军,你带着五千守军,继续守着海疆,加强巡逻,一旦发现辽军战船有动静,立刻汇报!俺带着一万骑兵,去渤海湾的岛屿附近埋伏,想办法破坏他们的新型火炮!”
“公明哥哥,太危险了!” 岳飞连忙劝阻,“辽军的战船太多,还有海盗帮忙,你带着一万骑兵去,要是被发现,就危险了!”
“放心!” 宋江摇摇头,“俺们只是去破坏火炮,不是跟他们硬拼。时迁兄弟之前也赶来了,他身手灵活,正好能派上用场。” 话音刚落,时迁就从人群里走出来,对着宋江拱手:“公明哥哥放心!俺保证能悄悄摸上辽军战船,把他们的新型火炮炸了!”
宋江点点头,对着众人吩咐:“武松,你跟俺一起去;林冲,你留在海疆,协助岳飞将军防守;时迁,你先悄悄摸上岛屿,查探新型火炮的位置,等俺们到了,再一起动手!”
“得令!” 众人齐声应和。时迁立刻换上一身渔民的衣服,趁着晨雾,悄悄划着小船,朝着渤海湾的岛屿驶去。宋江和武松则带着一万骑兵,朝着海边的隐蔽处进发,准备埋伏。
与此同时,武松之前派去沿海渔村通知百姓迁移的弟兄,也已经到达了渔村。渔村的百姓们听说辽军和海盗要进攻,都慌了神,纷纷收拾东西,准备迁到内陆。
“乡亲们,别慌!跟着俺们走,就能安全到达内陆,那里有朝廷的军队保护!” 领头的弟兄对着百姓们大喊,安抚着大家的情绪。
百姓们纷纷点头,互相搀扶着,背着行李,朝着内陆的方向走去。村里的老族长拄着拐杖,看着生活了一辈子的渔村,眼里满是不舍,却还是对着身边的孙子说:“走!跟俺们走!只要人在,以后还能回来重建渔村!”
孙子点点头,牵着老族长的手,跟着人群,慢慢朝着内陆走去。渔村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收拾行李的百姓,虽然有些混乱,却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只有迁到内陆,才能保住性命。
可就在这时,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几艘海盗船。“不好!是海盗!” 一个百姓大喊,脸色瞬间惨白。海盗们看到渔村的百姓正在迁移,立刻加快速度,朝着渔村驶来,船上的海盗们纷纷举起弯刀,大喊着:“抓活的!别让他们跑了!”
领头的弟兄脸色一变,对着身边的弟兄喊:“快!保护百姓们撤退!俺们来挡住海盗!” 弟兄们纷纷应和,举起兵器,朝着海盗船冲去。
海盗们跳下船,对着弟兄们砍来。弟兄们虽然只有五百人,却毫不畏惧,与海盗们展开厮杀。“杀!保护百姓!” 领头的弟兄大喊着,手里的长刀挥舞得飞快,砍倒一个又一个海盗。
百姓们趁机加快速度,朝着内陆跑去。老族长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厮杀的弟兄们,眼里满是感激,对着身边的百姓喊:“大家快点走!别辜负了这些弟兄们的一片心意!”
海盗们的数量越来越多,弟兄们渐渐支撑不住,不少人倒在地上。领头的弟兄看着越来越近的海盗,心里满是焦急,却还是咬着牙,继续抵抗。
就在这危急关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武松带着一队骑兵赶来了!原来武松和宋江分开后,担心渔村的百姓,就带着一千骑兵,朝着渔村赶来,正好遇到海盗袭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请大家收藏:(m.zjsw.org)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