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危机刚有缓解,林家老宅的庭院里却依旧弥漫着一丝微妙的气氛。前几日,林守业因重建资金分配问题与林文博发生争执,两人在生产会议上各执一词,不欢而散;林文浩和几位年轻成员则因 “是否该继续投入旅游项目” 与苏晚产生分歧,认为旅游项目回报慢,不如把资金都投入到农产品加工中。这些看似零散的矛盾,像一根根细线,悄悄割裂着家族的团结。
“再这样下去不行,外部危机还没完全解除,内部先乱了,怎么能渡过难关?” 高祖林鹤年拄着龙头拐杖,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目光扫过围坐的家族成员,语气带着岁月沉淀的威严。曾祖林守成坐在一旁,轻轻点头:“大哥说得对,咱们林家能在青石镇立足百年,靠的就是‘团结’二字。现在遇到点困难,不能先自己吵起来,得把话说开,把心结解开。”
两位长辈决定出面调解,组织一场家族全员参与的 “和解会议”。消息传开后,不少原本刻意避开彼此的家族成员,都按时来到了老宅。堂屋里,长条木桌旁坐满了人,长辈们坐在上首,中间是林建国、林文博等核心成员,年轻一辈则坐在下首,气氛虽有些严肃,却少了之前的剑拔弩张。
“今天叫大家来,不是要批评谁,也不是要评判谁对谁错,就是想让大家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高祖林鹤年率先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咱们林家是一家人,有想法、有分歧很正常,但不能把话憋在心里,更不能因为分歧伤了和气。从今天起,不管是长辈还是晚辈,都能畅所欲言,只要是为了家族好,什么话都能说。”
话音刚落,林守业就忍不住开口了,他看着林文博,语气带着几分委屈:“文博,我不是反对你重建种植基地,可现在企业资金紧张,你非要一下子投入 200 万,万一收不回成本,咱们怎么向其他家族成员交代?我年纪大了,考虑的是稳妥,不想看到咱们一辈子的心血打水漂。”
林文博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也缓和了不少:“二叔,我理解您的顾虑。可种植基地是咱们的根基,要是不尽快恢复产能,海外订单就保不住,到时候不仅没收入,还要赔偿违约金,损失会更大。我投入 200 万,是经过详细测算的,只要能按时交货,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不是盲目投入。”
“可谁能保证一定能按时交货?” 林文浩接过话茬,看向苏晚,“苏晚姐,旅游项目也是一样,现在民宿只开放了 5 个房间,投入了 50 万,每个月的收入还不够支付员工工资,不如把这 50 万抽出来,投入到加工车间,多生产点草莓酱,还能尽快赚钱。”
苏晚轻轻摇头,拿出一份旅游预订报表:“文浩,旅游项目现在看似回报慢,但潜力很大。你看,欧洲的旅行社已经有 100 多个预订,下个月就能陆续入住,按照每人每天 200 元的消费计算,一个月就能有近 6 万的收入。而且旅游能带动农产品销售,不少游客体验后都会购买咱们的草莓酱,这是长期收益,不能只看眼前。”
“可加工车间也需要资金啊!” 负责加工车间的林文斌急了,“现在订单越来越多,车间的设备跟不上,想新增一条生产线,还缺 80 万。要是把旅游项目的资金抽过来,就能尽快投产,每个月能多生产 50 吨草莓酱,利润比旅游项目高多了。”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又开始围绕 “资金分配” 争论起来。高祖林鹤年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听着,偶尔点头,直到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不管是种植基地、加工车间,还是旅游项目,都是咱们家族的产业,都想让它好,这没什么错。可咱们得明白,‘好’不是只看一个产业,而是要看整个家族的长远发展。”
他指着堂屋墙上挂着的家族族谱,语气带着感慨:“咱们林家从你太爷爷那辈开始,就靠种草莓为生,后来一步步发展到有机种植、加工、旅游,靠的不是只抓一个产业,而是互相扶持,共同发展。种植基地是根基,没有原料,加工车间就是空的;加工车间是支柱,没有产品,旅游项目的伴手礼就没了特色;旅游项目是窗口,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品牌,反过来带动种植和加工。这三个产业,少了哪个都不行。”
曾祖林守成也补充道:“之前咱们遇到自然灾害和恶性竞争,能挺过来,靠的就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资金紧张,更不能互相拆台,要一起想办法。比如资金分配,咱们可以做个优先级排序,先满足最紧急的需求,再逐步推进其他项目,而不是非要争个你输我赢。”
长辈们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家心中的迷雾。林守业看着林文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文博,二叔之前太固执了,只看到了风险,没看到长远收益。你说得对,种植基地必须尽快恢复,资金方面,我再从家里拿出 20 万,支持你重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m.zjsw.org)五世同堂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