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金融街,笼罩在氤氲水汽里,田晴的黑伞缓缓收拢,伞尖在积水的路面,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她手腕轻轻一转,那本厚重的《日本蜡烛图技术》,便从风衣袖中滑落,地一声,砸在钟卫东面前的水洼里,溅起的泥点,沾湿了书脊上,正在剥落的烫金标签。
这是我父亲,临终前批注的版本。她的声音像淬了的冰,每个字都冒着寒气,重点看第38页。
钟卫东颤抖的手指,刚触及封面,一张泛黄的交割单,便从书页间飘了出来。327国债期货的最后交易日,红色的印章,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成交手数栏里,那串天文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三只乌鸦形态。田晴的靴子跟,碾过那张脆弱的纸片,在积水里留下,细碎的褶皱,重要的,不是图形本身,而是背后的,恐惧情绪传导机制。
当钟卫东翻开,被雨水浸透的第38页时,泛黄的纸页上,赫然呈现着,触目惊心的批注。有人用红笔,在经典形态旁,画了一道血腥箭头,直指1995年2月23日的分时图。空白处歪斜的字迹,染得像是被泪水打湿过:“当第三只乌鸦出现时,所有的眼泪都是鳄鱼的”。
这是......
他纵身跃下去前的,最后一笔交易。田晴的指甲,在某处轻轻一叩。钟卫东这才发现,第三根阴线的位置,有个针尖大小的穿孔,边缘还残留着蓝黑色墨迹。像是有人握着钢笔,绝望地捅穿了纸面。
雨势渐弱,大厦的LED屏,切换成盘前数据。青白的光透过书页,那个微小的穿孔,恰好框住新收科技,崩盘前的十字星。钟卫东的呼吸骤然停滞,恍惚间看见,二十多年前的深夜,田明哲也是这样,盯着同样的形态,将钢笔狠狠地,刺向命运的咽喉。
若能参透这个,田晴转身按下电梯键,明日开始记录,营业部的三项指标。金属门映出,她举起三根手指的剪影:一、保洁车里的快餐盒数量;二、LED屏标语的恐慌指数;三......
电梯门缓缓闭合,将最后半句话,碾碎在机械运转声中:......三、数清楚我父亲离开后,还有多少赌徒,在天台点燃了,最后一支烟。
钟卫东低头看表,凌晨4:44,秒针划过表盘的瞬间,手机弹出,张健被捕的新闻推送。交割单上褐色的污渍(或许是血迹,或许是咖啡)。在晨光中愈发刺目,而书页间327国债的走势图,竟与新收科技的崩盘曲线,完美重叠。
远处便利店的电视机,正在播放早间财经,主持人的声音穿透雨幕:......历史从来不重复,但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橱窗玻璃上,钟卫东捧书的倒影,与泛黄照片里的,田明哲渐渐重合,两人翻开的,终究是宿命的同一页。
喜欢沪上浪花飞请大家收藏:(m.zjsw.org)沪上浪花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