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文中说到了小我复合体——意识能量微粒“小白”从狭义本源极化点中出生后,利用本源自性觉醒为自我;
通过自我内在的三个基础程序逐步展开生命的逆袭,逐渐地完成原始能量资本与意识知见的累积,展开扩张与增值,开启镜像克隆分裂;
最终逐步把自己从一个路边摊进化到下一个阶段——连锁门店,成为高我意识。自己不用再直接抛头露面,可以在后台掌控全局,坐收余利。
但这显然还不是最高境界,做大做强的心始终萦绕着它——成为集团公司(本我),最终上市融资,做到五百强(超我)才是目的。
在这条进取的道路上,随着本尊的地位逐渐提升,早期分化出来的元老分身们也都水涨船高。
当自我群体的各个集体意识群都分别进入到【本我】层次后,自我意识的综合总和就达成了【超我】意识。
超我
是没有色身的纯意识体。它是意识流内独立的自我意识单位,有点儿像云端主数据库中的个人账户。它是意识能量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意识能量微粒“小白”逐步蜕变生成的最高自我完形,但还不是终极意识形态。
想成为超我的前提就是自己的旗下必须至少有两组编制健全的本我意识群在运作着,一般是更多。这两个基础意识群源自最初的双生火焰——阴阳意识分化体。如果有更多的,这是较为成熟的其它早期对等人格一路发展上来的。
超我在意识能量流中犹如一个大的泡泡,内含着一众小泡泡,彼此层层套叠着。
如果把自我比作一个身体,那超我就是这个身体,本我就是四肢,高我就是手足,小我就是手指、脚趾,但实际上它们的关系更像是上图中的那样是层层套叠在一起的。我们的世界上一切都是往外拓展的,而虚空里却是向内延伸的。
超我在这里更多的时候是起到自我群体的旗号,犹如公司品牌名“百盛”、“华为”。虽然不参与到实际的客观运作中,但起到时刻宏观调度的作用。就好像国际上那些知名的跨国集团公司一般,其母公司只是战略层面上的引导与制定者,负责运作着后台资本的总调度。(荣誉都是老总的,受罪都是基层的)
本我
本我是超我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般的存在,就好像硬盘中的分区——C盘与D盘等等。本我是之前首批被分化出来的意识分身,现在随着后续的细分也成长为了管理层。它们可是实际持股人,其地位在超我之下,但能量与能力都是自我意识集团里的实际扛把子。
本我层,属于董事会成员,它们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没有一个不想有朝一日自己的主体思想成为全体的主体思想。都想着把现在的那个超我意识替换下去。
从这里开始,就有点儿像病态的多重人格患者了——虽然都是一体,但各个同床异梦。虽然都是来自一个主体意识的分化,但是因为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生命历程,导致各自的认知有着显着的差异。好在所有的资讯与记忆是大家无条件共享的。但是对相同的事件与遭遇,各自解读的方式与解读后的预判是不一样的,导致解决方式也都不一样。
这种多样性一方面让宏观自我意识始终能够达成均衡的多面向发展,另一方面导致谁也不服谁,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说服谁。你怎么知道最终的反转不是就在下一次尝试时发生呢?你怎么知道你当下成功的经验,在下一回还能继续奏效呢?多样性在多面向上的同时展开,让自我的意识群体总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地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
本我就是这样的一群角色,各个跃跃欲试想要成为自我的主意识核心。但又谁都不服谁,相互在真挚地配合着,同时又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面向上不断努力突破着自我局限。
本我是小白内在意识进化的终极形态,超我是小白意识体进化的终极形态。超我中可以包含若干个全然不同的本我,这些本我犹如在超我账号名下的不同扇区,形成平行存在的不同独立分区,相互物理隔绝,但又可彼此信息交流。
小我的意识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接触到的最高意识等级止于本我。
超我负责与其它超我形成交流,连入意识的万维网,并协助各个旗下的本我形成信息交互,努力做到整体面向上的能量与状态宏观平衡。
通过超我与超我间的意识链接,旗下局域网内的所有各层级意识分支可以无障碍地与其它超我旗下的各层级意识形成交流互动,甚至直接通过意识能量流去访问狭义本源或其它意识能量流,乃至虚空意识本尊。
本我一般不会再参与到实质的日常生命历程里,但它是一个好奇又爱捅娄子的家伙,没有什么是它不敢想的,想出什么鬼点子来就会派任务到高我层,要求去尝试与求证这一想法的可行性。所以它就把自己早年当高我时的小弟按照能力提拔成为子部门的经理,成为新的高我,去实践自己的每一个奇思妙想与探索尝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虚空法界,细雨着请大家收藏:(m.zjsw.org)虚空法界,细雨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