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村庄的地窖,此刻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的联合指挥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亢奋,煤油灯将围在地图旁的人影拉得忽长忽短。林晓、雷诺、赵刚,以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异常明亮的让娜和她状态稍好的同伴保罗,构成了这次作战计划的核心。
让娜带来的情报比预想的还要详细。地图上,那个位于河边磨坊的德军小型中转站被清晰地标注出来,甚至包括了岗哨位置、探照灯覆盖范围,以及一条被杂草掩盖、可以直通磨坊后墙的废弃引水渠。
“守卫通常只有六人,一个班长带五个兵。配备两挺MP40冲锋枪,其余是毛瑟步枪。每晚九点和凌晨三点换岗。他们很松懈,认为这片区域很安全。”保罗指着地图补充道,他的哥哥在战前曾是磨坊的工人,对那里了如指掌。
“六对六,我们人数占优,但强攻仍有风险。”雷诺习惯性地评估着风险,手指敲击着磨坊的主建筑,“关键在于无声解决哨兵,控制局面。”
“我们用这个。”林晓指了指靠在墙边的两具铁拳火箭筒,“不是用来打人,是用来威慑和制造混乱。一旦我们控制了外部,用铁拳对准磨坊大门,里面的人除非想同归于尽,否则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众人都是一愣。用反坦克武器来逼降步兵?这思路着实清奇。
“我们需要分工。”林晓继续阐述他的计划,语气沉稳,“雷诺,你带两名最好的射手,潜伏在河对岸这个制高点,用步枪远程监控,优先解决探照灯和任何试图对外联络的敌人。赵大哥,你带两个身手好的,跟着我和保罗,从引水渠潜入,解决外围哨兵。让娜,你带剩下的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新兵,在外围接应,并准备好快速搬运物资。”
他看向让娜:“你们的人熟悉物资存放位置,行动成功后,由你们指引搬运重点。”
计划周密,考虑了各自的特长。雷诺负责远程控制和威慑,林晓带队执行最危险的潜入,赵刚提供近战保障,让娜负责后续。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特种作战思维的小规模应用。
没有人提出异议。行动时间定在次日凌晨两点,正是人最困顿、换岗前戒备最松懈的时刻。
接下来的半天,是最后的准备。雷诺挑选了两名前法国殖民地步兵,他们的枪法在训练中得到了验证。赵刚则选了那个沉默但下手狠辣的捷克士兵瓦茨拉夫,以及一个体格魁梧的波兰流亡者斯坦尼斯瓦夫。林晓仔细检查了鲁格P08和那几枚珍贵的手榴弹。让娜和保罗则向参与搬运的人员反复强调物资的位置和优先级。
夜幕降临,参与行动的人员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地窖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寂静,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偶尔武器碰撞的轻微声响。
凌晨一点,队伍在夜色中悄然出发。雷诺带着他的狙击小组先行,前往河对岸的预设阵地。林晓、赵刚、瓦茨拉夫、斯坦尼斯瓦夫以及向导保罗,则像一群暗夜中的猎豹,在保罗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接近那条废弃的引水渠。
引水渠内潮湿、泥泞,散发着腐殖质的气味。五个人排成一列,弯腰前行,只有细微的水声和喘息。林晓的【基础潜行】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总能避开松动的石块和盘结的树根。赵刚等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将行动声响降到了最低。
接近磨坊后墙,保罗示意停下。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观察了片刻,然后缩回来,用手势表示:墙根下有一个哨兵,正在打盹。
林晓对赵刚和瓦茨拉夫点了点头。两人如同鬼魅般滑出引水渠,赵刚如同捕食的巨熊,从背后猛地捂住哨兵的嘴,瓦茨拉夫的匕首在黑暗中闪过一道寒光,瞬间切断了哨兵的喉管。整个过程不到三秒,没有发出任何警报。
解决了第一个障碍,五人迅速翻过后墙,进入磨坊院落。根据情报,院子里应该还有一名流动哨。
就在这时,磨坊主建筑旁的一个阴影里,传来火柴划燃的细微声响,一点火光闪现,映出一张德军士兵的脸,他正要点烟。
糟糕!被发现了?林晓的心脏几乎跳到嗓子眼。
那名德军士兵也显然看到了这几个突然出现的黑影,他愣了一下,随即张嘴欲喊——
“咻!”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声掩盖的尖啸从河对岸传来。那名德军士兵的额头上瞬间多了一个红点,他一声未吭,直接向后栽倒,点燃的火柴掉落在泥地里,瞬间熄灭。
是雷诺!他一直在用狙击镜观察着院落,在千钧一发之际扣动了扳机,用的是勒贝尔步枪,枪声在河边环境下不算突兀,但精准致命。
危机解除!林晓松了口气,对河对岸的方向投去感激的一瞥。
“快!控制大门!”林晓低喝。
赵刚和斯坦尼斯瓦夫如同两座铁塔,猛地撞向磨坊厚重的木门。门并未锁死,轰然洞开。林晓和瓦茨拉夫紧随其后冲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