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仓库改造的指挥部里,烟雾缭绕,混杂着烟草、旧地图和汗水的味道。林晓盯着铺在粗糙木桌上的军事地图,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地图上,代表德军清剿部队的蓝色箭头如同几柄冰冷的刺刀,从不同方向指向他们目前所在的这片区域。而代表“东方旅”的红色圆圈,显得如此单薄和局促。
雷诺站在一旁,用他那带着贵族腔调的法语,冷静地分析着敌我态势:“……根据玛丽的情报,冯·克鲁格少校的惩罚营主要负责东线,第112守备团的一个连队从西面压过来,他们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这是我们的机会。我建议,集中力量,利用夜色和地形,先敲掉这个比较冒进的守备连……”
林晓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划动。雷诺的计划稳妥、专业,符合经典的军事教科书范例。但不知为何,林晓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滞涩感。他觉得雷诺的计划像是一盘精致的棋,步步为营,但却少了点……灵气?或者说,是一种对战场整体流向的直觉把握。他能感觉到机会在哪里,风险又藏于何处,但这种感觉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不清,无法转化为清晰、果断的命令。
几天前伏击德军惩罚营的胜利,虽然成果辉煌,让“东方旅”名声大噪,但林晓自己清楚,那场胜利掺杂了太多的运气和队员们的个人英勇。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他一度感觉战场脱离了掌控,各个小队之间的配合出现了短暂的脱节,若非张三那神乎其技的枪法及时压制了德军的机枪火力点,结果犹未可知。
“雷诺,你的计划很好。”林晓抬起头,打断了雷诺的讲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我总觉得……我们还可以更大胆一点。比如,是不是可以派一支小分队,绕过这个守备连,去骚扰他们的后勤节点?或者,假装主力向南部山区撤退,引他们分兵……”
雷诺湛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奈,他拿起桌上的烟斗,轻轻敲了敲:“林,我理解你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战争不是赌博。我们兵力有限,弹药补给经不起消耗战。分兵意味着风险加倍,一旦任何一路被咬住,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稳妥的胜利,来巩固士气,而不是一场豪赌。”
林晓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法有力地反驳。雷诺的逻辑无懈可击,而他自己的构想,更多是基于一种“感觉”,一种从玩过的无数即时战略游戏中积累的、对“战场迷雾”的猜测。这种感觉,在真实的、血淋淋的战争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作为领袖,他依靠超越时代的见识、系统的帮助以及个人的魅力,将这群乌合之众凝聚在了一起。但在最核心的军事指挥能力上,他依然是个半吊子。他可以提出奇思妙想,却缺乏将其完美执行的专业素养和洞察力。
“我出去透透气。”林晓摆了摆手,独自一人走出了指挥部。
深夜的农场寂静无声,只有哨兵偶尔走过的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清冷的空气吸入肺中,让他混乱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他靠在一个草料堆旁,下意识地在脑海中唤醒了那个只有他能看到的界面——“抗日奇兵系统”。
贡献点一栏的数字相当可观,连续几次战斗的胜利和物资回收,让他积攒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商城里琳琅满目的物品闪烁着诱惑的光芒:先进的“斯登”冲锋枪设计图纸、威力更大的“巴祖卡”火箭筒、甚至还有初级战场医疗包生产技术……每一样都能立刻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但他的目光越过这些,落在了技能区一个并不起眼的图标上。那图标是一本泛黄的、散发着微光的书籍,上面用古朴的字体写着【基础指挥学】。兑换所需的贡献点,刚好清空他目前的积蓄。
“指挥学……”林晓喃喃自语。这听起来远不如一把新式武器来得直接、痛快。它能立刻帮他打赢下一场战斗吗?他不知道。用所有家当去兑换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知识”,值得吗?
他回想起伏击战时的混乱,回想起雷诺那虽然稳妥却缺乏变通的计划,回想起自己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战场直觉……一股强烈的渴望从心底升起。他需要的不是一两件神兵利器,而是真正驾驭战争、掌控全局的能力!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将手中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兑换!”林晓不再犹豫,用意念下达了指令。
贡献点数字瞬间归零。与此同时,那本泛光的书籍图标碎裂成无数金色的光点,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没有预想中的头痛欲裂,也没有醍醐灌顶的顿悟感。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细致的浸润过程。大量的知识、原则、案例和分析方法,如同涓涓细流,平稳地汇入他的记忆和思维深处。地形学的利用、兵力配置的基本原则、时间与空间的计算、后勤线的保障与威胁、情报的真伪甄别、士气的维持与激发、佯动与主攻的配合……无数曾经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散乱的思绪被一条条逻辑的丝线串联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