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消息,在省城政商两界引发了强烈地震。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民营企业家,如今锒铛入狱,让许多人都感到措手不及。
周一早晨的省委常委会,气氛格外凝重。李鸣风提前十分钟步入会场,发现刘建国已经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
“鸣风同志,坐。”刘建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眼神中透着寒意。
会议开始后,刘建国首先发言:“张宏案件令人痛心,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既要推进改革,也要防范风险。”
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暗指李鸣风改革冒进。
李鸣风不慌不忙地接话:“建国书记说得对。这个案件恰恰说明,改革越是深入,触及的利益就越深,遇到的阻力就越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
他环视会场,继续说道:“我建议以此为契机,在全省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
这个提议出乎所有人意料。刘建国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李鸣风会借题发挥。
“鸣风同志的建议很好。”组织部长率先表态,“确实需要整肃一下风气。”
其他常委也纷纷附和。刘建国见大势已去,只好同意。
散会后,刘建国特意与李鸣风并肩而行:“鸣风啊,整治工作要把握好度,不能影响经济发展。”
“请书记放心,我们会注意方式方法。”李鸣风滴水不漏。
回到办公室,李鸣风立即着手部署。他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同时邀请省人大、政协参与监督。
“书记,这次整治会不会树敌太多?”赵成有些担心。
“该来的总会来。”李鸣风神色坚定,“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整治工作开始后,阻力果然不小。首先是来自一些地市的软抵抗,以各种理由拖延整治进度。其次是某些省直部门的消极应付,对整治要求阳奉阴违。
最棘手的是,开始有谣言传出,说李鸣风借整治排除异己,打击报复。
“书记,要不要出面澄清?”王强建议。
“不必。”李鸣风摆摆手,“越描越黑。我们用事实说话。”
他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公开整治标准和程序,接受社会监督;第二,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确保公正性;第三,重点查处几个典型案件,形成震慑。
一周后,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检查组在某市发现一家企业通过行贿获得土地优惠,而牵涉其中的官员,正是刘建国的远房亲戚。
“书记,这个案子怎么处理?”检查组负责人请示。
“依法处理,一视同仁。”李鸣风毫不犹豫。
案件查处消息传出,全省震动。大家都看到李鸣风动了真格,连刘书记的亲戚都不放过。
刘建国闻讯大怒,但在公开场合还得表示支持:“整治工作就是要敢于碰硬,不能有例外。”
然而私下里,刘建国开始加紧反击。他利用手中的干部管理权,调整了几个整治工作骨干的岗位。更隐晦的是,他开始在各种场合暗示李鸣风“过于激进”、“不够成熟”。
这些动向都被李鸣风掌握。他不动声色,继续推进整治工作,同时开始布局更重要的人事调整。
机会出现在一次中央组织的培训班上。省委推荐两名干部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中央党校培训,这是提拔重用的重要信号。
刘建国推荐了自己的秘书长和一位亲信市长。李鸣风则出人意料地推荐了王强和另一位年轻干部。
在书记办公会上,双方再次交锋。
“王强同志刚提拔为发改委主任,应该集中精力熟悉工作。”刘建国反对,“去学习三个月,会影响工作。”
“正是因为他刚走上重要岗位,才更需要学习提高。”李鸣风据理力争,“而且发改委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副手可以暂时主持。”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决定提交常委会表决。
表决前夜,李鸣风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分别拜访了几位中立常委,向他们详细说明了推荐人选的理由。
“王强同志在稀土改革中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定力和专业能力,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李鸣风对每位常委都这样说。
他的诚恳打动了这些常委。第二天的常委会上,王强的提名顺利通过。
这件事让李鸣风意识到,在常委会中建立支持基础的重要性。他开始更加注重团结其他常委,特别是那些中立派。
与此同时,整治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李鸣风借势调整了几个不配合整治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
然而,就在整治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时,一个新的危机出现了。
一天晚上,李鸣风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书记,有人在收集您家属的材料,可能要搞事情。”
李鸣风心中一凛:“具体什么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