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看得明白,这是真把自己当人民军的人了,喝彩声里多了几分热乎气。
第七军“学生军”一过来,台下先软了声——全是十三到十七八岁的少年,脸上还带着稚气,有的下巴上刚冒胡茬。
他们一手握剑(多是木剑、竹剑,裹着红布),一手攥着卷成筒的书简,三千人列成的方阵虽不算最齐,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嫩劲,像春里刚冒头的笋。
“握笔学本事,提剑护乡亲!学生军,请乡亲们检阅!”
少年们的声音清亮,带着变声期的沙哑,台下的人又怜又傲,有大娘抹着泪笑:“这么小就敢扛事,将来准有出息!”
第八军是民兵方阵,没将领,排头的是个瘸腿老汉,拄着根铁头拐杖。
队伍里全是扛着锄头、耙子的农户,有的还系着围裙,步子走得最不齐,武器也杂,有镰刀,有扁担,可每个人都使劲把腰挺直,像地里的高粱。
他们喊出的口号实在:“闲时为农种粮,战时为兵护乡!民兵方阵,请乡亲们检阅!”
刚喊完,队伍里那个瘸腿老汉突然扯着嗓子补了句:“别看俺们锄头没枪利,真要打仗,一锄头也能敲碎狗官的脑壳!”
这话逗得众人哄笑,掌声却比之前更响,连张远都跟着笑,眼角的皱纹堆成了团。
最后过来的是“残锋军”——全是断手断脚的伤兵,有的拄着木拐,一步一颠;有的少了条胳膊,空着的袖子扎在腰里;还有几个被穿灰布衣的护士扶着,腿上裹着厚厚的布条。
可没一个人耷拉着脑袋,眼神比谁都坚毅,像经了火的钢。
他们齐声喊:“残臂不折志,残躯护家国!残锋军,请乡亲们检阅!”
这话一落,台下的笑声没了,好多人红了眼眶。
有个老汉抹着泪叹:“这样的军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谁能打得赢啊!”
风里的赤旗还在飘,喝彩声、掌声、抽噎声混在一起,比任何号角都响亮,撞在井陉县城的城墙上,又弹回来,裹着满地的尘土,往更远的地方去了。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