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烟未熄,人民军地盘,竟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迎来了首个安稳无扰的冬季。
冬去春来,暖风拂过解冻的田野。
第九届人民军代表会议如期在上艾召开,来自各郡县、各行业的代表济济一堂,粗布衣衫上还沾着泥土与烟火气,脸上却都洋溢着掩不住的喜色。
“去年推行土地改革,我地上党县亩产较往年增收三成,百姓存粮翻了一番!”
来自上党的干部代表捧着账本,声音洪亮。
云中郡代表紧随其后,展示了细密柔软的毛纺织样品:“工坊改良脚踏织布机,革新羊毛分拣、纺纱技艺,产量大增三成!
不仅够本地百姓抵御寒冬,更远销边境与匈奴、羌人互市,换回的牛羊充实了百姓畜栏,牧民也感念这份互通之谊,边境纷争再未发生!”
魏郡公营农场代表站起身:“去年秋冬,我场开垦耕作两千亩荒田,改良曲辕犁、耧车等农具,抗旱保收成效显着。
粮仓已堆满一年所需,本年士卒再无饥馑之虞,就连周边百姓也能借粮渡荒!”
代表们的报告朴实无华,却字字透着实打实的成效。
待各地汇报完毕,徐庶起身做总报告,案上摊着墨迹新鲜的统计册,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改革实绩。
他目光沉凝地扫过满堂代表,声音铿锵有力:“综合各地呈报的数据,去年深化改革成效斐然——土地改革中,规范地主田产登记三百一十二家,近四万三千户贫农分到了期盼已久的田地,组建农业生产互助小组两千一百个;
新建公营农场三十五处,粮食总产量较上年激增五成,创下历史新高!”
话音未落,议事堂内已响起潮水般的欢呼。
徐庶抬手稍作示意,待欢呼声渐平,继续说道:“手工业领域再传捷报!全年创办公营工坊五十余家,革新纺织、铁器、农具等核心技术二十余项,工业产值实现翻倍,同样刷新过往纪录!”
欢呼声再次席卷全场,掌声比先前更盛,不少代表激动地相互颔首,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徐庶目光愈发坚定,掷地有声:“商业上,新增异族及周边郡府贸易伙伴十余处,互市交易额稳步攀升,商路畅通不仅盘活了物资流通,更带动了民生持续改善!”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结论只有一个——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话音刚落,议事堂内全体代表不约而同地站起身,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震得屋梁尘土簌簌,经久不息,满室的赤诚与振奋,在这一刻交织成乱世中最动人的力量。
其实无需数据佐证,日子过得好不好,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从前流离失所,如今有田可耕、有屋可居;
从前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如今轻徭薄赋,还能享受到工坊带来的便利;
从前人命如草芥,如今无论贫富、无论汉胡,皆能平等相待。
这份安稳与富足,是乱世里最珍贵的凭证。
掌声渐歇,刘兰起身做总安排部署。
她取出早已拟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纸上画着水利工程草图与工坊扩建规划,条理清晰地阐述起今年经济的发展目标……
这场会议开得热血沸腾,涌动的春潮不仅在议事堂内,更蔓延到了街巷市井。
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举着“丰收大吉”“革新利民”“连创新高”的木牌,敲锣打鼓上街游行。
汉子们抬着金灿灿的粮食、织得细密的布匹沿街展示,妇女们端着自家做的麦饼、米酒分给路人,孩童们跟在队伍后面欢呼雀跃,手里挥舞着五颜六色的纸旗。
老人们拄着拐杖站在街边,望着这万众欢腾的场面,眼角泛起泪光——这是他们在乱世中,第一次见到如此人心凝聚的景象。
见军民热情高涨,张远笑着提议:“难得大家这般高兴,让文艺队牵头办一场联欢会,搭起戏台,咱们军民同乐,好好庆祝!”
提议一出,立刻得到满堂响应。貂蝉作为文艺队核心骨干,自然领到了编排节目的重任。
回到住处,貂蝉心中的感动与鼓舞仍未平息。
借着烛火,貂蝉提笔赶写剧本。
她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写进戏里:写一对流离失所的夫妇,在人民军的帮助下分到田地、建起家园,秋收时满仓的粮食映红了笑脸;
写工坊里的工匠们反复试验,失败了又重新再来,终于改良出高效织布机时的欢呼;
写屯田士兵们白天耕作、夜晚守边的辛劳,以及与异族牧民互通技艺的和睦;
也写干部们耐心调解邻里纠纷、冒雨抢修水渠的赤诚。
写到动情处,她想起自己初来时的疑虑与不安,想起如今感受到的温暖与尊重,泪水不知不觉打湿了纸页。
就在剧本即将完稿,烛火快要燃尽之时,窗外传来一声轻响。
貂蝉警觉地抬头,只见窗台上放着一封密封的密信,蜡封上印着王家府邸的专属标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