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冷战、数据与失控的发布会
电话被挂断后的忙音,像一声冰冷的休止符,为两人之间本就微妙的关系划下了一道更深的裂痕。接下来的几天,一种无声的冷战在项目组内部弥漫开来。
陈默和苏小暖依旧共同负责着“星轨”项目,讨论技术问题、跟进开发进度、分析用户数据……所有的交流都严格限定在工作范畴,公事公办,语气平淡,眼神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那种曾经在攻坚克难中培养出的默契和温度,仿佛一夜之间蒸发殆尽。
组里的其他成员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低气压。小张和李姐交换着无奈的眼神,连活泼的小王都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开玩笑。项目推进虽然依旧按部就班,但效率明显受到了影响,一种无形的隔阂阻碍着信息的流畅传递和创意的自然碰撞。
苏小暖将自己更多地埋首于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中,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纷乱的思绪。魏子清的提议像一个充满诱惑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轻易关上。她反复权衡着利弊,内心的天平在“自由的未来”与“未竟的承诺”之间剧烈摇摆。而陈默那天的沉默和模糊的态度,更是让她感到一种深深的失望和心寒。
陈默则陷入了更深的焦躁。他一方面要应对发布会后带来的各种外部关注和内部压力,协调日益紧张的资源;另一方面,苏小暖的疏离和魏子清潜在的威胁,像两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他知道必须做点什么来打破僵局,挽回局面,但巨大的自尊和一种害怕被彻底拒绝的恐惧,让他迟迟无法迈出那一步。
他试图用工作来拉近关系,将一份重要的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交给苏小暖,希望借此重启对话。
“这份报告你看一下,重点关注一下新用户对‘情绪光带’的接受度,我觉得数据有些异常。”他将打印好的报告放在苏小暖桌上,语气尽量平常。
苏小暖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平静无波,像是在看一个普通的同事。“好的,放这儿吧。”她说完,便重新低下头,继续盯着自己的屏幕,没有丝毫深入交流的意思。
陈默站在原地,感觉一股郁气堵在胸口。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苏小暖等他走远,才拿起那份报告。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但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时,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波动,引起了她的注意——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新用户对光带动效的关闭率,有一个不正常的、小幅度的跃升。
这个波动很小,混杂在海量数据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是平时,她或许不会特别在意。但此刻,一种莫名的直觉,让她心头掠过一丝不安。她调出了更详细的后台日志,试图追踪这些关闭操作的具体来源和上下文。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一场由某知名科技媒体举办的行业沙龙正在举行。林薇作为特邀嘉宾,正在进行一场关于“未来人机交互趋势”的演讲。**
她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言辞犀利,观点独到。在演讲的最后,她出乎意料地提到了“星轨”。
“……正如我们最近看到的‘星轨’系统,它在情感计算领域的探索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林薇的语气依旧平静,但台下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它试图捕捉那些非结构化的、微妙的情感信号,并给予回应。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也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她话锋一转,声音里多了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不过,越是前沿的探索,就越需要经受住最严格的审视。我始终认为,技术的温度,不能以牺牲用户的**隐私安全感**和**选择自主权**为代价。如何在不引人反感的前提下进行情感介入,如何确保数据使用的透明和可控,这是所有从业者,包括‘星轨’团队,必须直面和解决的核心伦理问题。”
她没有直接批评“星轨”,甚至表面上是在探讨行业共识。但她选择在这个公开场合,用如此尖锐的词语——“隐私安全感”、“选择自主权”、“伦理问题”——来关联“星轨”,其效果不亚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台下瞬间一片哗然!媒体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记录,眼神兴奋。林薇这番话,几乎是在官方层面,对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星轨”项目,提出了一种极其严厉的、关乎道德立场的质疑!
消息几乎同步传回了公司。
陈默正在会议室里与接口部门争论资源分配问题,手机突然被各种消息和电话轰炸。当他看到林薇演讲的片段和迅速发酵的媒体报道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她到底想干什么?!”陈默一拳砸在会议桌上,震得杯碟乱响。在这个节骨眼上,林薇这番看似中立、实则致命的言论,几乎是将“星轨”推到了舆论的火架上烤!
他立刻冲出会议室,想要联系林薇问个明白,却被她的助理挡了回来,只得到一句“林总监在忙,稍后会统一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和冤家合约HE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和冤家合约HE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