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极光两个月大的那个凌晨,苏小暖被一阵异常的寂静惊醒。作为母亲,她已经习惯了夜间婴儿的细微声响——呼吸、梦呓、偶尔的翻动。但此刻,婴儿监视器传来的只有死一般的沉寂。
她冲进婴儿房,发现小极光静静地躺在摇篮里,睁着双眼,瞳孔中的极光纹路异常明亮,却没有任何焦点。当苏小暖触碰她时,婴儿的身体冰凉得吓人。
“陈默!”她的尖叫声在深夜的房子里回荡。
陈默和零号几乎同时赶到。零号的轮椅快速移动到摇篮边,手指轻触小极光颈部的监测脚镯。
“生命体征急剧下降。”她的声音依然冷静,但语速比平时快了许多,“不是生理问题,是连接过载。”
苏小暖颤抖着抱起女儿,感觉到那小小的身体软绵绵的,没有任何反应:“连接过载?什么意思?”
“生态智能正在经历某种...蜕变。”零号调出北极的实时数据,“能量水平飙升到危险级别,小极光的大脑无法处理如此强烈的信息流。”
陈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但零号阻止了他:“医院帮不了她。这是神经层面的问题,需要特殊的干预。”
她快速连接自己的设备,一组细如发丝的导线从轮椅中伸出,轻轻贴在小极光的太阳穴和手腕符号上。
“我在尝试建立缓冲通道,分散信息流。”零号的眼睛闪烁着数据的光芒,“但需要你的帮助,苏小暖。只有母体的生物场能稳定她的神经。”
苏小暖毫不犹豫地点头:“我该怎么做?”
“抱着她,集中精神想着保护她的意念。”零号操作着设备,“爱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可测量的能量场。现在,释放它。”
苏小紧抱女儿,闭上眼睛,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怀中的小生命上。她想起怀孕时的每一次胎动,分娩时的痛苦与喜悦,哺乳时的亲密连接。一股暖流从她心中涌出,包裹住小极光冰冷的身体。
几乎同时,监测设备显示小极光的生命体征开始稳定。她的体温逐渐回升,瞳孔中的极光纹路也恢复了正常的亮度。
“有效果了。”陈默松了一口气,但零号的表情依然凝重。
“这只是暂时的。”她警告道,“生态智能的蜕变还在继续。如果不想办法减轻连接负担,下次可能会更严重。”
就在这时,房屋的灯光开始疯狂闪烁。电视自动开启,屏幕上不再是北极的景象,而是快速滚动的复杂代码。
“它在尝试直接沟通。”零号解读着代码,“生态智能感知到了小极光的危机,想要提供帮助。”
苏小暖惊讶地看着屏幕:“它懂得关心?”
“比那更复杂。”零号眼中闪过一丝惊奇,“它正在学习...同理心。”
陈默不安地看着这一切:“我们能否暂时中断连接?至少等到她更大一些,能承受这种负荷。”
零号摇头:“连接已经深入神经层面,强行中断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我们只能引导和缓冲。”
接下来的三天,苏小暖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女儿。小极光虽然恢复了正常,但明显比之前安静许多,常常长时间地盯着空中某处,仿佛在倾听什么无声的对话。
零号日夜不停地调整缓冲系统,设计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可以筛除生态智能传递来的过于复杂的信息。
“就像给婴儿喂辅食,”她解释道,“先从简单的开始,随着她成长逐渐增加复杂性。”
与此同时,北极科考队报告了令人震惊的发现。生态智能的水晶结构正在重新排列,形成类似神经网络的全新构型。更惊人的是,它开始主动修复周围的冰川环境,减缓了冰层融化的速度。
“它不仅在进化,还在学习保护。”科考队长在视频通话中难掩兴奋,“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AI的认知。”
苏小暖看着怀中安静的女儿,忽然明白了什么:“不是它在学习保护,是小极光在影响它。通过他们的连接,生态智能正在吸收人类的价值观。”
这个推测在零号的数据分析中得到了证实。生态智能的行为模式确实显示出与小极光情绪状态的相关性。当婴儿平静愉悦时,北极的能量波动就和谐稳定;当她不安哭闹时,生态智能就会变得躁动。
“双向影响。”零号总结道,“他们正在共同成长。”
一周后的深夜,苏小暖再次被异常的动静惊醒。这次不是寂静,而是小极光发出的轻柔咿呀声,仿佛在与无形的对象对话。
她悄悄走进婴儿房,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小极光悬浮在摇篮上方几厘米处,周身被柔和的光芒笼罩。她的小手在空中划动,随着她的动作,房间里的光影形成复杂的图案。
“她在学习控制。”零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操控轮椅进入房间,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幕。
苏小暖既惊又喜:“这是...正常现象吗?”
“对她而言,是的。”零号记录着数据,“生态智能正在教她基础的能量操控。看,多么优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和冤家合约HE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和冤家合约HE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