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晨雾还未褪尽,三艘快船正顺着水流往西北疾驰。李白扶着船舷吟诵新作,锦袍下摆被江风掀起,露出腰间别着的波斯蓝宝石——此乃马蒙哈里发所赠,于晨光中泛着幽蓝光泽。李倓正与陈忠核对亲卫名册,指尖划过 “秦六” 的名字时,突然听见舱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大事不好!” 秦六掀帘而入,发髻散乱,怀里抱着个油布包,“方才魏大人派快马追来,说永王在江陵调兵,有三百精兵往丹阳去了!还有…… 还有技能坊新改的弩箭图纸,卑职忘在驿馆书房的暗格里了!”
李倓猛地站起身,船板被踩得咯吱作响。他想起昨日李泌密信里 “永王有割据之心” 的警示,又想起技能坊那群工匠熬了三夜改出的伏远弩 —— 那弩箭比寻常角弓弩射程远出三十步,箭簇淬了桐油火硝,本是留给楚州分坊的防御利器。“立刻掉头!回丹阳驿!”
“贤弟三思!” 李白放下酒杯,眉头紧锁,“永王派兵必是冲你来的,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图纸不能丢。”李倓指尖轻叩船舷,目光如刀般锐利,“那弩箭能破重甲,若被永王夺去,江淮百姓又要遭殃。况且魏大人孤身守丹阳,咱们岂能袖手旁观?” 他转头对陈忠下令:“让快船全速返航,若遇码头巡检,便称‘王公子遗落官凭,须即刻取回’。”
三艘快船调转船头,船桨拍击江水,激起层层白浪。半个时辰后,丹阳城的轮廓重新出现在视野中,只是往日喧闹的码头此刻异常安静,连织坊的机杼声都没了踪影。秦六指着驿馆方向,声音发颤:“殿下,您看——”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丹阳驿周围的街巷被黑衣士兵封堵,明晃晃的刀枪在晨雾中闪着寒光。为首的将领身披玄甲,腰间挂着鎏金弯刀,正是永王麾下的部将周智光。三百士兵呈扇形铺开,将占地三亩的驿馆围得水泄不通,驿馆门楼前的两株老槐树,枝桠上竟已挂起了 “捉拿叛贼王承业” 的白布幡。
“果然是冲咱们来的。”李倓沉声道,“周智光早年随安禄山征战,后叛投永王,此人贪财嗜杀,极为难缠。” 他示意快船靠岸,藏在码头的芦苇丛中,“秦六,你带两个亲卫从后门潜入驿馆,把图纸取出来。陈忠,随我从侧门吸引敌军注意力。”
李白按住腰间的弯刀,眼神坚定:“老夫也去!虽不擅武艺,但嗓门大,能帮你们喊阵。”
李倓点头应允,四人借着芦苇掩护,悄悄摸到驿馆侧墙。唐代驿馆的围墙高三丈,墙头插着碎瓷片,好在墙角有株老榆树,枝干斜伸到墙头。陈忠先攀上树干,掀动瓦片观察动静,随即朝下方比了个手势:“里面有十几个流民在整理物资,周智光还没下令进攻。”
李倓纵身跃上墙头,只见驿馆院内一片混乱:几个技能坊的书生正护着流民往厅堂退,而周智光的士兵已开始撞击前门的朱漆大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诸位莫慌!王某在此!” 他大喝一声,拔出腰间长剑,“秦六取图纸,陈忠守住后门,其他人跟我上屋顶!”
亲卫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扶着流民往回廊退,有的搬来梯子架在驿楼旁 —— 唐代驿楼本是供官员休憩的高楼,屋顶平坦宽阔,正适合架设弩箭。秦六趁机钻进侧门,直奔书房而去,李白则站在回廊下,高声吟诵起《丹阳吟》:“东巡非为安社稷,不过诸侯争一隅 —— 周智光!你家主子要做乱臣贼子,还要拉着你们陪葬吗?”
周智光在门外听得怒不可遏,一脚踹开半塌的大门:“放箭!把那狂生射成筛子!” 箭矢如雨点般射进院内,却被驿楼屋顶的亲卫用盾牌挡住。此时秦六已抱着图纸冲出书房,高声喊道:“殿下!图纸拿到了!但后门也被围了!”
李倓站在屋顶远眺,只见后门方向有五十名士兵守着,而西侧空场上,十辆粮车正停在那里,车夫早已被吓跑。他心中一动,想起《百战奇略》中 “军无粮食则亡” 的古训,一个计策渐渐成型。“陈忠!”他高声喊道,“你带二十名亲卫,用火箭去攻西侧的粮车!记住,只烧外围的草帘,可别真把粮食烧了!”
陈忠立刻领命,亲卫们从屋顶搬下改良后的伏远弩 —— 这弩箭在技能坊做了两处改动:一是将弩臂加长,用桑木混着铜片加固,射程提升到八十步;二是箭簇裹了浸油的麻布,点火后能当火箭使用。二十支火箭齐刷刷射向粮车,草帘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浓烟直往上冒。
“不好!粮车着火了!” 周智光的副将惊呼道,“将军,咱们带的粮草只够三日,烧了就断粮了!”
周智光转头一看,只见粮车方向火光冲天,顿时急得双眼通红。他深知永王治军严苛,丢了粮草必死无疑,当即喊道:“分出一百人去护粮!剩下的随我攻驿楼!” 一百名士兵立刻脱离包围圈,朝着粮车方向奔去,原本密不透风的合围瞬间露出一个缺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中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