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腊月十五的清晨,冀州的风雪比昨日更烈了。中军帐的烛火被风吹得不停摇晃,烛泪顺着烛台往下淌,在案上积成一小滩蜡油,像凝固的琥珀。郭子仪站在沙盘前,手里的木杆悬在邺城模型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 昨夜周虎从崔家粮栈传回消息,崔乾佑确实在粮栈暗室藏了叛军甲胄,只是还没摸清他们与邺城叛军的联络频率。
“邺城城墙高两丈,叛军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沟,” 郭子仪的声音透过帐内的寒气传来,木杆指向沙盘上邺城的东、南、北三门,“我军若从这三门猛攻,留西门作为缺口,叛军必从西门突围 —— 这是‘围三阙一’的老法子,既能减少我军伤亡,又能在突围路上设伏,一举歼灭。”
李倓站在沙盘另一侧,目光落在西门外那片标注 “张家庄” 的区域,眉头微微皱起:“郭令公,张家庄有三百多户农户,去年刚遭过叛军劫掠,房子还没修完。若留西门作缺口,叛军突围时必定会劫掠庄里的粮草、牲畜,甚至抓农户当挡箭牌,这些百姓怕是又要遭难。” 他伸手拨了拨沙盘上西门外的小石子 —— 那些石子代表着农户的房屋,是孙小五昨天特意按比例摆上的。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烛火燃烧的 “噼啪” 声和帐外风雪拍打帐布的声响。程千里站在一旁,双手抱在胸前,听完李倓的话,忍不住开口:“赵将军,打仗哪有不伤及百姓的?若为了几百户农户耽误战机,让邺城叛军与幽州史朝义汇合,到时候河北的百姓要遭的难,可比张家庄多十倍!” 他说话时,手指又习惯性地摩挲起横刀刀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 —— 在他看来,军事战略永远该优先于民生考量。
阿依古丽正帮着整理昨夜周虎带回的粮栈图纸,闻言抬起头:“程将军这话不对。草原上打猎,还会避开牧民的帐篷,何况是打仗?去年收复洛阳时,若不是咱们护住了城外的孟家村,百姓怎么会主动给唐军送粮草?” 她放下图纸,走到沙盘前,指着张家庄的位置,“这些农户昨天还帮崔九娘筛过掺沙粮,若咱们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叛军劫掠,以后谁还肯信咱们?”
郭子仪的木杆在沙盘上轻轻敲了敲,目光在李倓和程千里之间来回扫过,最终落在张家庄的模型上:“倓儿的顾虑有道理,千里的考量也没错。” 老将军顿了顿,手指抚过沙盘边缘 —— 那里还留着昨天阿依古丽放回的红色石子,“这样,先派流民军去张家庄,帮农户把粮草、牲畜转移到冀州城内,等农户安置好,再按‘围三阙一’的计策行事。”
李倓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多谢郭令公!流民军大多是河北本地人,跟张家庄的农户熟,转移起来也快。我这就去安排王石头带队,争取今天日落前把农户都安置好。” 他说着就要往外走,却被郭子仪伸手拦住:“别急,先把邺城的布防再推演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重新围到沙盘旁,郭子仪用木杆划出叛军的布防:“邺城守军有两万,其中八千是史朝义派来的骑兵,驻守在北门;南门是步兵,大多是强征的河北百姓,战斗力不强;西门的守军最少,只有三千,却都是叛军的精锐 —— 这也是我选西门作缺口的原因。” 他顿了顿,看向阿依古丽,“若叛军从西门突围,回纥骑能否在西门外的漳水浅滩设伏?那里河道窄,骑兵施展不开,正好用套马索牵制。”
阿依古丽立刻点头:“没问题!漳水浅滩的位置我熟,去年练骑兵时去过好几次,那里的芦苇丛刚好能藏人。我让巴特带五十骑先去埋伏,等叛军进入浅滩,就用套马索套他们的马腿,再让周虎带骑兵从侧翼冲锋。” 她边说边用手指在沙盘上比划,动作利落,显然已经在心里制定好了战术。
程千里却仍有顾虑:“回纥骑虽能设伏,可流民军转移农户需要时间,若这期间叛军察觉我军动向,提前突围怎么办?” 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 邺城叛军的探子遍布冀州,稍有动静就可能走漏消息。
李倓想了想,指着沙盘上崔家粮栈的位置:“崔乾佑还不知道周虎摸清了他的底细,咱们可以让周虎再去粮栈一趟,故意泄露‘我军要从东门猛攻邺城’的假消息,拖住叛军的注意力,为转移农户争取时间。” 这个计策既利用了崔家与叛军的勾结,又能掩护流民军的行动,可谓一举两得。
郭子仪赞许地点点头,刚要开口同意,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浑身是雪的士兵掀帘冲了进来,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郭令公!赵将军!不好了!粮道…… 粮道被烧了!”
士兵的话像一颗炸雷,在帐内炸开。崔九娘刚从东门粮务点过来,手里还提着装着粟米的布口袋,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粮道怎么会被烧?昨天我还让老周去检查过,粮道沿线的民防暗哨都在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中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