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腊月二十二的清晨,邺城东门的粮务点比集市还热闹。崔九娘穿着件新缝的青布棉袍,袖口沾着点粟米糠,正踮着脚往木车上搬粮袋 —— 昨晚她和老周清点到半夜,把筛选好的粟米种分装成小袋,每袋两斗,袋口都缝着红布条,说是 “讨个春耕的好彩头”。
“都别挤!按顺序来!一家一袋,先登记名字再领种,谁要是多拿,孙小五的竹筛可饶不了他!” 崔九娘嗓门清亮,压过了人群的嘈杂。孙小五站在登记桌后,手里攥着竹筛,面前摆着个瓷碗,每过来一户农户,他都要舀出一把粟米倒在筛里,轻轻一摇,确认没有坏种和沙子,才在账本上画个勾。
“小五哥,你这筛子比去年还亮,是不是天天擦啊?” 一个穿补丁棉袄的少年凑过来,手里攥着家里的地契 —— 按规矩,领粮种要登记田产,防止有人冒领。孙小五白了他一眼,把竹筛翻过来,露出底面的细纹路:“这是崔姑娘给我换的新筛底,比旧的密三倍,别说沙子,连碎米粒都漏不下去!你要是敢拿掺假的地契来蒙我,我让周虎哥把你家的锄头没收了!”
正说着,周虎扛着个木犁过来了,犁头还沾着泥 —— 他早上帮王大爷修犁,不小心把泥蹭到了棉袍上,活像只刚从田里滚出来的熊。“崔姑娘,这犁我修好了,就是犁尖有点钝,等会儿我再磨磨。” 周虎把犁放在墙角,刚要帮忙搬粮袋,就被崔九娘拦住:“你别碰粮袋!你手上的泥要是蹭到粮种上,农户们该嫌脏了,去帮孙小五登记,他写字慢,你帮他按手印。”
周虎一脸委屈,却还是乖乖走到登记桌旁,拿起印泥盒:“按手印可以,要是有人敢跟我抢笔墨,我可不客气!” 这话逗得周围的农户都笑了,一个白胡子老农打趣道:“周将军,你连锄头都拿不稳,还敢跟人抢笔墨?上次你帮我写名字,把‘王’字写成了‘土’,我家小子笑了我三天!” 周虎脸一红,赶紧拿起帕子擦手,嘴里嘟囔着:“那是我不小心,这次肯定写对!”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只见王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过来,手里攥着个旧布包。他走到登记桌前,孙小五刚要舀粟米验种,王大爷突然抓住粮袋,眼泪 “吧嗒吧嗒” 掉在红布条上:“去年这时候,叛军抢了我的粮种,还把我的犁劈了烧火,我以为再也种不了地了……” 他说着,打开旧布包,里面是半块烧焦的犁木,“现在好了,有粮种,还有新犁,我能给我家老婆子种麦子了。”
崔九娘赶紧递过帕子,阿依古丽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手里拿着个烤得金黄的馕,掰了一半递给王大爷:“大爷,先吃点馕垫垫,这是草原的馕,抗饿!等开春种上粮,您家的麦子肯定长得比草原的牧草还壮!” 王大爷接过馕,咬了一口,眼泪却流得更凶了,嘴里不停说着 “谢谢”,周围的农户都红了眼眶,却没人哭出声 —— 好日子要来了,该笑才对。
巳时过半,李倓和郭子仪并肩往城外的田垄走,身后跟着两个亲兵,手里提着装着粮种的布口袋。雪已经化了大半,田垄上的泥土湿漉漉的,踩上去有点滑,李倓特意放慢脚步,怕郭子仪摔着 —— 老将军昨天不小心崴了脚,走路还一瘸一拐的。
“倓儿,你看那片田,” 郭子仪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去年被叛军挖了壕沟,现在还没填上,得让流民军帮忙修修,不然开春种不了地。” 李倓点头,刚要吩咐亲兵去通知王石头,就听见田垄里传来笑声,两人循声走去,看见阿依古丽正站在犁旁,手把手教一个农户怎么握犁柄,周虎在旁边帮忙扶犁,却差点把犁头插进泥里。
“不对不对!你这姿势跟拉马似的,得把腰挺直,胳膊别太用力!” 阿依古丽拍掉农户手上的泥,亲自握住犁柄,脚在泥里蹬了个坑,“你看,草原上犁地都是这么干的,牛走得稳,犁得还深,比你们中原的老方法省力气!” 农户跟着学,果然犁得又直又深,周虎在旁边看得眼馋,也想试试,却被阿依古丽拦住:“你别碰!上次你帮王大爷修犁,把犁辕都弄弯了,再碰这犁,我怕它散架!”
李倓和郭子仪忍不住笑了,郭子仪走上前,指着犁头:“阿依古丽公主这方法确实好,就是河北的泥土比草原的硬,犁头得再磨锋利点,不然犁到石头上,容易崩口。” 阿依古丽眼睛一亮,赶紧让周虎去拿磨石:“还是郭令公懂行!周虎,快去磨犁头,要是磨不锋利,今天别想吃烤羊腿!” 周虎一听烤羊腿,跑得比兔子还快,转眼就没影了。
农户们见李倓和郭子仪来了,都围过来打招呼,一个中年农户手里拿着把麦种,递到李倓面前:“殿下,您看看这麦种,是去年剩下的,能不能种啊?要是不能种,我就领粟米种。” 李倓接过麦种,放在手心搓了搓,又放在嘴里咬了咬,笑着说:“能种!这麦种饱满,就是得先在温水里泡一泡,杀杀虫卵,等开春种下去,肯定能丰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中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