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几万溃散渗入会稽郡的山越部众,初时如同惊弓之鸟,只觉漫山遍野皆是追兵,哪里林密沟深便往哪里钻,恨不得掘地三尺藏身。他们屏息凝神,惶惶不可终日,啃着随身携带的、本就不多的干粮,听着山外的风声鹤唳。
然而,一连两日过去,预想中官军拉网式搜捕的场景并未出现。山林依旧寂静,只有鸟兽虫鸣。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侥幸的心理开始滋生。
“看来……那朱明的人马都被严白虎大首领和外面的联军拖住了,根本顾不上咱们!”一些胆大的山越开始窃窃私语。
“干粮快吃完了,再躲下去,没被官军抓住,也要活活饿死在这山里!”
“怕什么?咱们分散成这么多股,官军哪里抓得过来?不如……下山去‘借’点粮食!”
求生的欲望压倒了对官军的恐惧。尤其是在一些凶悍头目的鼓动下,那些躲藏的小股山越部众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如同暗夜中窥伺的豺狼,悄悄溜下山林,将目光投向了山脚下那些看似宁静、防备力量薄弱的村庄。
第一日,便有几十股山越,多则二三百人,少则数十人,骤然扑向临近的村落。虽然部分村庄的乡勇和闻讯赶来的世家私兵奋力抵抗,打退了一些袭扰,但仍有十几个村子猝不及防,惨遭洗劫。粮食、牲畜被抢掠一空,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惨遭杀害,哭嚎之声遍野。
消息传至郡守府,朱明愤怒地一拳砸在案几上,木屑纷飞。“混账!严白虎未灭,外敌将至,这些溃兵竟敢如此猖獗!”可他环顾麾下,能机动作战的部队几乎都已派往关隘和清剿严白虎的前线,赵凡、王平的机动部队疲于奔命,也只能救急而不能面面俱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第二日,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或许是第一日的“成功”刺激了更多观望者,上百股山越如同雨后蘑菇般从各个角落冒出来,发疯似的冲击村庄。惨遭洗劫的村落数量激增至二三十个!恐慌如同瘟疫般在会稽郡腹地蔓延,百姓拖家带口,盲目奔逃,田地荒芜,一片末日景象。
朱明紧急召集周瑜、鲁肃、王朗商议。
“主公,敌散我分,此乃当前最大困境。”周瑜面色凝重,“我军主力被牵制,难以有效肃清这些流寇。”
鲁肃沉吟道:“为今之计,唯有让百姓暂避锋芒。可令各村放弃孤立据点,集中力量,结寨自保。”
王朗立刻附和:“子敬先生所言极是。下官即刻以太守府名义下令,命各处村庄,尤其是防守薄弱的小村,三五一聚,并入大村或坞堡,青壮协同防守!实在无法坚守者,可暂时迁入附近县城安置!待平定山越,再返回家园!”
这是无奈之下,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的策略。命令迅速下达,郡内顿时掀起一股迁徙与合并的浪潮,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尽可能多的粮食家当,向着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汇聚,路途之上,悲声不绝。
然而,在一片坏消息中,也并非没有曙光。
几处之前安置了归顺山越百姓的村庄,在面对外来同族劫掠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那些已分得田地、初步安定下来的山越百姓,竟主动站出来,用乡音对着来袭者大声喊话:
“别抢了!投降吧!朱侯爷说话算话,给我们分了田!”
“山下有地种,有饭吃,不用再躲在山里挨饿受冻了!”
“杀了人抢了东西,就真没活路了!投降才能活命!”
朴实的语言,结合他们自身已然安稳的状况,竟比刀枪更有说服力。在这几日的混乱中,竟然真的有好几股下山劫掠的山越部众,在听闻劝告并确认情况后,放弃了抢劫,选择跟随这些“过来人”前往官府指定的地点登记归降!这无疑是阴霾中透出的一缕可贵阳光,证明了朱明“剿抚并用、分田安民”政策的初步成效。
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从乌伤县传来。现任陈国相骆俊,因农忙时节告假,回乌伤县老家省亲,探望老父。不料恰逢山越肆虐,乡梓遭难。骆俊见状,并未退缩,当即凭借其威望和能力,组织起周边村民、家中护院、长工、佃户,合计一千余人,依托庄园和险要,构建防线。
骆俊并非单纯的文士,他通晓军事,善于激励。在其指挥下,这支临时组建的乡勇,竟然凭借地利和严密组织,连续打退了十几股下山劫掠的山越部众,甚至主动出击,俘获了五六百人!其所在区域,竟成了混乱局势中难得的一片安宁之地。
“骆俊……”朱明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迅速翻阅记忆。他对此人确有印象,历史上其在陈国任相期间,激励吏民,保境安民,开仓赈灾,与陈王刘宠配合无间,将陈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吏治清平,百姓富足,可谓难得的内政干才!其子骆统亦是东吴名将。
“没想到他竟在此时回乡,还展现出如此能力!”朱明心中欣喜,这可是意外之喜。“此人之才,任一郡太守都绰绰有余!待此间山越平定,我必亲自前往拜会,若得其相助,治理扬州,何愁根基不固!”
当前局势依然严峻,内有流寇如蜂蚁,外有六十万主力虎视眈眈。但归降者的现身说法,以及骆俊这样的地方义士挺身而出,无疑给焦头烂额的朱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平定内乱,招揽贤才,对抗外侮,这条路虽布满荆棘,却也并非毫无希望。
喜欢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请大家收藏:(m.zjsw.org)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