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讲完作钓思路,并没有急着下竿。他看了看时间,已是上午八点多,便从带来的保温箱里拿出还温热的包子、鸡蛋和几盒豆浆,分给李鹏、王晶,也没忘了招呼一旁的刘小军。
“来,小军,一起吃点,垫垫肚子。钓鱼是持久战,不能空着肚子。”王刚递过去一份早餐。
刘小军有些受宠若惊地接过,连声道谢。四人就坐在钓箱或水桶上,迎着清晨水库边略带凉意的风,简单吃着早餐。
王刚一边吃,一边仔细地向刘小军询问更具体的水情鱼情:“小军,你常在这里钓,感觉哪个时间段鱼口相对好点?水深方面,你之前钓鲢鳙大概在什么水层有碰到过?还有,这水库底下干净吗,有没有容易挂底的障碍区?”
刘小军见王刚问得专业,也认真回答:“刚哥,说实话,这里鱼口一直不算好,真要说,感觉傍晚那会儿偶尔能看到炸水,但也不确定是不是鲢鳙。水层的话,我试过从一米五到三米多,都偶尔见过鱼腥,但就是不咬钩。水底嘛,咱们这铧尖前面还算干净,往左边一点有片暗草,右边远处水下好像有旧网箱残留的桩子,得小心。”
王刚仔细听着,心里对这片水域有了更清晰的轮廓。耐心,是这里的关键。
吃完早餐,王晶也按照要求,将那盆巨大的饵料打出去了大半盆。前方水域已经形成了一片明显的雾化带。王刚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走向自己的钓位。他看到旁边的刘小军也搬了个大盆,正在吭哧吭哧地用手抛着窝料,显然是被王刚的理论说服了,也开始下“血本”了。
“小军,准备得怎么样了?可以开始了吗?”王刚笑着问道。
“好了好了,刚哥!我也豁出去了,跟你学,重窝诱鱼!”刘小军抹了把汗,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决绝。
“好!那咱们就开始!”王刚深吸一口气,面对李鹏的镜头,神色认真起来,“兄弟们,理论说了不少,窝子也打下去了,能不能请动这水底的‘巨物’,就看这实践了。抛下希望的第一杆!”
他捏上一团饵料,精准地抛竿入水。浮漂稳稳立住,露出五目。接下来的时间,便是重复而枯燥的“抽频率”过程。王刚展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策略,保持着一分钟一到两竿的频率,不断地上饵、抛投、等待、提竿。他的动作流畅而稳定,每一次抛投都几乎落在同一片区域,显示出极其扎实的基本功。
李鹏的镜头紧紧跟随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偶尔切换到旁边同样在奋力抽竿的刘小军,以及水下摄像机拍摄的饵料雾化效果。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清晨到上午,再到日头升高,接近中午。王刚的浮漂就像定海神针一般,除了因饵料雾化缓慢上升外,没有任何异常动静。窝点周围,别说鱼腥,连个小杂鱼闹钩的迹象都没有。水库仿佛一片死水,沉默得让人心焦。
刘小军那边情况也差不多,他抽竿的频率渐渐慢了下来,脸上开始浮现出熟悉的、属于“空军佬”的沮丧表情。“刚哥,你看……这……是不是今天鱼不开口啊?”
王刚额头上也见了汗,连续几个小时高频率的抛投,对体力是极大的消耗。他的手臂开始发酸,但眼神依旧专注。他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毫无起色的水面,果断做出了决定。
“不急,鱼可能还没有巡游过来,或者水层没找对。我先歇会儿,补充点能量。晶子,你来接手,按照我的频率继续抽,不要停!”王刚把鱼竿递给王晶。
“好嘞,刚哥!”王晶早就摩拳擦掌,立刻接替了位置,继续着机械而重要的诱鱼工作。
王刚则走到一边空地上,利落地支起带来的便携式炉灶和小锅,开始准备午餐。他早有准备,带了面条、青菜和一些熟食。很快,食物的香气就在水库边弥漫开来。
就在王刚煮好面,给大家分盛好,几人刚端上碗没吃几口的时候,突然!
守在钓位上的王晶压低声音喊了一声:“有口!”
只见他手中的鱼竿微微一顿,浮漂有一个不明显的小阴口,王晶下意识扬竿,却感觉空无一物。
“没打中!动作很轻!”王晶遗憾地汇报道。
这一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王刚几大口扒拉完剩下的面条,放下碗筷一抹嘴:“我来!”
他快步走到钓位,接过王晶手里的鱼竿。他没有立刻抛竿,而是仔细观察着水面。果然,在窝点的边缘,他看到了几个极其细密、缓缓上升的单泡——这是鲢鳙在窝子外围徘徊试探时产生的典型鱼腥!
“兄弟们,来感觉了!窝子里进鱼了!”王刚压低声音,对着镜头说道,眼神锐利如鹰。他迅速调整饵料状态,将手上的饵料用力捏紧实,又蘸了些水,在手里反复揉搓了几下,让饵料的附钩性更强,雾化速度减慢,以应对狡猾大鱼可能的试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zjsw.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