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岚在一旁记录着充能数据:“第一小队平均充能时间2分45秒,灵能储备恢复至100%,装备状态良好,可继续推进。”她通过通讯器向陈阳汇报,“前方30公里处有灵能干扰带,建议切换至加密通讯频道,同时开启战术盾的抗干扰模式。”
“收到!”陈阳带领小队再次出发,头盔终端自动切换通讯频道,战术盾表面泛起淡淡的蓝光,进入抗干扰状态。
接下来的40公里,小队遭遇了更复杂的地形——连绵的低矮山丘和布满碎石的沟壑。这里的地形模拟月背的陨石坑区域,高低落差达10米,碎石下面可能隐藏着“陷阱”(模拟月背的塌陷区)。陈阳放慢速度,让队员们呈楔形队形推进,前方队员用灵能探测器扫描路面,确认安全后再前进。“队员D,用灵能步枪发射探测弹,确认前方沟壑是否有埋伏!”陈阳下令。
队员D立刻举起步枪,扣动扳机,一枚没有杀伤力的探测弹呼啸而出,击中沟壑底部后释放出蓝色的灵能烟雾,烟雾扩散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信号。“安全!”队员D汇报。陈阳点头:“全队快速通过,注意保持间距,防止触发连锁陷阱!”
小队成员如同猿猴般灵活,借助灵能动力靴的辅助,轻松跃过沟壑。陈阳的灵能战术表上,灵能消耗数据更新为:“全程40公里,平均灵能消耗35%,装备无故障,人员状态良好。”他将数据实时同步至地面指挥中心,同时提醒队员:“下一个补给站还有20公里,大家注意节省能量,接下来的路段灵能干扰会更强。”
上午10时,10支小队陆续抵达第三个补给站。此时,天空中的云层开始加厚,风力逐渐增大,气温进一步下降至-30℃。林岚发现部分充能器的灵能接收效率有所下降:“报告陈队,受环境灵能波动影响,充能器接收效率降低10%,充能时间需要延长至3分30秒。”
“没问题,让后续小队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充电顺序,不要扎堆。”陈阳回应,同时检查着自己的灵能稳定手环,上面的同步率数值稳定在90%,“另外,让队员们检查手环参数,开启低温保护模式,防止灵能紊乱。”
林岚立刻调整充能器参数,同时通过通讯器通知所有小队:“充能时间延长30秒,充电时关闭非必要设备,集中能量补给。灵能稳定手环参数已更新,自动适配低温环境。”她蹲在充能器旁,用灵能探测仪检查接口,确保没有接触不良的情况,“所有充能器已调整完毕,可正常使用。”
经过短暂的补给,小队再次出发。此时,天空已经完全阴沉下来,狂风卷着沙砾打在战术盾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陈阳通过头盔终端观察着天气变化:“预计1小时后有暴雪,大家加快速度,在暴雪来临前抵达第五个补给站,也就是突袭前的集结点!”
队员们立刻加快节奏,灵能动力靴的输出功率提升至80%,在狂风中艰难前行。陈阳的灵能战术表上,灵能消耗数据开始快速上升:“50公里处,灵能消耗55%,环境灵能浓度下降至30标准单位,低于地球平均水平。”他提醒队员,“尽量减少灵能武器的待机功耗,战术盾只在必要时开启,保存能量应对突袭。”
中午12时,10支小队终于在暴雪来临前抵达第五个补给站,也就是模拟仙族据点附近的集结点。这里距离终点还有10公里,周围是茂密的低矮灌木,正好可以隐蔽待命。陈阳让队员们原地休整,自己则通过头盔终端连接地面指挥中心,与马宏取得联系:“马司令,第一小队已抵达集结点,请求确认模拟据点的最新情况。”
马宏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一丝赞许:“不错,比预定时间提前了20分钟。模拟据点设有三层灵能护盾,外层为电磁防护,中层量子纠缠屏障,内层暗物质引力场,与仙族主力舰的护盾结构一致。据点内有10个模拟哨塔,配备灵能探测仪,还有20名‘敌方’守卫,手持灵能武器,巡逻周期为15分钟。你们的任务是突破护盾,摧毁核心控制塔,然后携带2名模拟伤员撤离。”
马宏顿了顿,补充道:“我在据点内设置了灵能信号屏蔽器,通讯距离会受限,你们需要依靠自身的战术配合完成任务。另外,据点周围埋设了感应地雷,触发后会激活警报,增加撤离难度。”
“收到!”陈阳挂断通讯,立刻召集各小队队长开会,“现在分配任务:1-3小队负责突破灵能护盾,使用灵能爆破弹炸开缺口;4-6小队负责摧毁哨塔和信号屏蔽器,为通讯和撤离扫清障碍;7-10小队负责突袭核心控制塔,抓捕‘敌方’首领,同时寻找模拟伤员。行动时间定在下午1时,趁‘敌方’换班的间隙行动,明白吗?”
“明白!”各小队队长齐声回应,随后返回各自队伍,传达战术部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