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文昌发射场。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巨大的发射塔架如同钢铁巨人般矗立在海岸线旁,塔架下方,通体洁白的“长征五号改”运载火箭静静蛰伏,箭体上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今天是载人登月任务物资装载的最后一天,整个发射场被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笼罩,近千名技术人员、工程师和安保人员各司其职,围绕着火箭展开最后的冲刺。
“各单位注意!现在进入物资装载倒计时3小时!”发射指挥中心的广播声传遍全场,“请装载组、检测组、安保组依次汇报准备情况!”
“装载组准备就绪!物资清单核对完毕,装载平台调试完成,误差≤1cm!”
“检测组准备就绪!灵能设备、应急系统、生存物资均已完成预检测,状态正常!”
“安保组准备就绪!发射场周边灵能预警启动,无异常信号,机甲巡逻队就位!”
清晰的汇报声接连传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各项参数指标均显示为绿色,代表着前期准备工作万无一失。马宏身着深蓝色航天指挥服,站在指挥中心的核心区域,目光扫过屏幕上的物资清单,眉头微蹙却难掩眼中的坚定:“通知各小组,按预定方案开始装载,务必做到‘零误差、零疏漏’,每一件物资都关系到三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任务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发射场的核心装载区,一台重达500吨的巨型液压装载平台正缓缓移动至火箭整流罩下方。这台平台是专门为载人登月任务打造的精准装载设备,采用激光定位+灵能辅助校准技术,能将物资的装载位置误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确保火箭入轨后重心稳定。平台上,二十余件大型物资被整齐排列,覆盖着迷彩防潮防震包装,每一件都标注着清晰的编号和装载位置。
“第一批次物资:‘登月-2型’登月舱,重量8.7吨,装载位置:火箭整流罩前舱段!”装载组组长手持对讲机,高声下达指令。两台灵能起重机同时启动,幽蓝色的灵能吊索稳稳锁住登月舱的吊点,在激光定位系统的引导下,缓缓将登月舱吊起。
登月舱通体呈银灰色,舱体表面布满了细密的散热纹路和灵能防护涂层,舱门处的密封胶圈泛着均匀的光泽——这是能抵御月球极端温差(-183℃至127℃)和宇宙辐射的关键设计。舱内已提前预装了生命维持系统、灵能驱动模块和月面通讯设备,此刻正通过实时监测系统传输着各项数据,确保装载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损伤。
“下降速度0.5米/秒,水平偏移0.3厘米,正常!”操作员紧盯着屏幕,不断调整起重机的参数。经过十分钟的精准操作,登月舱稳稳嵌入火箭整流罩的预定位置,液压固定装置瞬间启动,将舱体牢牢锁死,发出“咔嚓”的紧固声。
“登月舱装载完成!密封检测开始!”检测人员立刻上前,手持便携式密封检测仪,沿着舱体与整流罩的连接处缓慢移动。仪器屏幕上显示的密封指数始终保持在99.9%以上,“密封合格!无气体泄漏!”
就在登月舱装载完成的同时,张杰带领技术团队来到了灵能探测设备的专属检测区。这里摆放着本次任务的核心科研设备——三套“月魂-3型”灵能探测包,每套包含一台便携式灵能强度检测仪、一台灵能样本采集器和一套灵能信号发射器,总重量1.2吨。这些设备是探测月背灵能资源、寻找仙族活动痕迹的关键,也是应对仙族威胁的“眼睛”。
“启动灵能设备自检程序,重点检测信号发射模块和抗干扰能力!”张杰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揭开探测包的防护盖板,露出内部精密的仪器组件。盖板内侧贴着一层纳米防潮膜,这是林岚团队专门设计的太空适配包装,能有效隔绝宇宙尘埃和极端湿度对设备的影响。
技术人员按下启动按钮,探测设备的指示灯依次亮起,屏幕上开始滚动显示各项参数。“灵能强度检测范围:0-500灵能单位,精度±1单位,正常!”“样本采集器密封性能:100%,正常!”“信号发射器有效距离:地月单程38万公里,抗干扰等级:最高级,正常!”
张杰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调出设备的历史检测数据,与当前数值逐一比对:“三天前的预检测数据、昨天的复测数据、现在的自检数据,三项数据误差均在0.5%以内,设备状态稳定。”他站起身,在检测报告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灵能探测设备合格,可以装载!”
此时,林岚正带领团队对堆放在一旁的应急物资进行最后的灵能稳定性测试。应急物资总重量3.5吨,包含高纯度灵能晶体(100块,每块重10公斤,可提供持续灵能供应)、便携式医疗舱(2台,具备灵能疗伤功能)、压缩营养食品(供6人食用30天)、应急供氧装置(备用3套)等,每一件都经过了多轮筛选和测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