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凌晨4时30分。文昌发射场的夜空依旧被墨色浸染,唯有发射塔架区域灯火通明,如同镶嵌在海岸线上的巨大星河。3.8公里外的观礼台早已人声鼎沸,全球数十家媒体的镜头对准了发射塔架下那尊洁白的庞然大物——“长征五号改”运载火箭,箭体上“中国载人航天”的红色字样在探照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承载着人类探索月背灵能奥秘、对抗仙族威胁的双重使命。
发射指挥中心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巨大的环形显示屏被分割成数十个画面,实时显示着火箭各系统参数、航天员状态、气象数据和仙族信号监测曲线。马宏身着深蓝色指挥服,站在核心控制台前,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项数据,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节奏沉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各系统最后一次联调,汇报状态!”马宏的声音通过通讯网络传遍发射场各个岗位。
“火箭动力系统正常!灵能推进辅助模块充能完毕,输出功率稳定在99.7%!”
“航天员系统正常!三名航天员生命体征平稳,航天服灵能防护系统激活,应急供氧、通讯链路畅通!”
“测控系统正常!‘天关’卫星网络、‘伽利略’监测网、‘星链’系统同步组网,地月通讯延迟控制在2.6秒内!”
“仙族信号监测正常!当前信号强度231灵能单位,航向未变,仍锁定月球轨道,距离地球约320万公里!”
一连串清晰的汇报声在指挥中心回荡,所有参数均显示为绿色,意味着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已全部就绪。马宏抬头看向显示屏上的航天员画面:指令长李伟峰正仔细检查登月舱的操控面板,载荷专家赵雅雯在调试“月魂-3型”灵能探测包,防御专员陈浩然则握紧了随身携带的灵能自卫枪,三人眼神坚定,没有丝毫慌乱。
“航天员注意,距离发射倒计时1小时,进行最后状态确认!”马宏对着通讯器说道。
“收到!”李伟峰的声音清晰传来,“登月舱操控系统正常,灵能驱动模块待命;赵雅雯报告,灵能探测设备自检完毕,采样器、检测仪、信号发射器均处于最佳状态;陈浩然报告,灵能自卫系统激活,防护装甲无异常,应急方案已熟记!”
与此同时,位于发射场西侧的地面模拟中心内,陈阳正带领团队进行着陆路线的最终推演。巨大的全息沙盘上,月背虹湾区域的地形被精准还原,环形山、陨石坑、灵能异常区域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根据最新的月背地形数据,虹湾着陆点西北方向3公里处发现一处灵能信号异常区,强度约80灵能单位,疑似仙族活动痕迹。”陈阳指着沙盘上的红色标记,“调整着陆航线,避开该区域,将着陆点向东偏移500米,降至海拔-120米的平缓地带,确保着陆安全。”
技术人员迅速调整推演参数,全息沙盘上的虚拟登月舱沿着新航线缓缓降落,各项着陆指标均显示正常。“推演结果:着陆成功率98.5%,灵能干扰风险等级低,符合任务要求!”
陈阳点点头,通过专用通讯频道将调整后的着陆路线发送给指挥中心和航天员:“李指令长,着陆路线已更新,请注意接收。抵达月背后,优先对着陆点周边5公里范围进行灵能探测,若发现仙族活动迹象,立即启动应急防御方案,等待地面指令。”
“收到,着陆路线已确认,将按新航线执行!”李伟峰回应道。
凌晨5时,发射场的灵能推进辅助模块开始进行最后的充能。张杰带领技术团队守在动力系统监控室,眼前的显示屏上,灵能推进模块的能量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长征五号改”的核心升级之处,便是这台自主研发的灵能推进辅助模块,它能在火箭入轨阶段提供额外的灵能推力,将入轨精度从之前的百米级提升至十米级,同时降低燃料消耗,为后续的地月转移轨道调整预留更多动力。
“灵能推进模块充能至99.9%,能量输出稳定,无泄漏、无波动!”技术人员汇报。
张杰紧盯屏幕上的灵能共振频率:“保持充能状态,密切监控共振频率,一旦超过120Hz,立即启动缓冲程序。记住,灵能推进的关键是稳定,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会影响火箭入轨精度,甚至危及航天员安全。”
他深知,灵能推进技术虽已成熟,但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还是首次应用,任何细微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之前的测试中,曾出现过一次灵能共振超标,导致火箭模型轻微偏移,虽然后续优化了算法,但此刻他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
清晨5时30分,发射倒计时进入最后30分钟。发射场周边的安保机甲全部进入戒备状态,“凌霄-3型”机甲的粒子加农炮对准天空,灵能预警系统的探测范围扩大至半径100公里,严防仙族突然袭击。气象部门传来最新报告:发射窗口时段,发射场及航线上空无雷雨、无强风,能见度良好,气象条件满足发射要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