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我已收集了印度发生器的频率参数,正在构建适配模型,预计一周内可拿出解决方案。”李哲推了推眼镜,语气自信。
会议结束后,各团队迅速行动。张杰带领培训团队登上前往巴西的专机,林岚则在巴西玛瑙斯的灵能节点现场,启动了设备调试工作。
玛瑙斯的灵能节点位于亚马逊雨林深处的一片开阔地,四周被茂密的热带雨林环绕,高耸的望天树直插云霄,林间弥漫着潮湿的雾气。跨洲灵能能量调度站的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一座高36米的灵能发射塔矗立在调度站中央,塔身布满了灵能传导纹路,顶端的灵能发射器如同巨大的银色碟盘,正对着天空。调度站内,联盟提供的灵能核心设备、能量转换模块、通讯终端等已全部安装到位,巴西技术人员在旁协助调试,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启动灵能核心预热程序,监测环境参数。”林岚身着防蚊防晒的户外科研服,手中的平板电脑连接着调度站的主控系统,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灵能场强度等数据。“当前环境温度32℃,湿度85%,灵能场强度128灵能单位,符合调试条件。”
她的团队成员按照指令,依次启动灵能核心的各个模块。灵能核心启动时发出低沉的嗡鸣,表面的传导纹路亮起金色光芒,将周围环境中的灵能源源不断地吸入。“灵能核心启动正常,储能效率82%,当前储量65%。”团队成员汇报着数据。
接下来是跨洲能量调度测试,这是巴西节点的核心功能之一。林岚通过专用通讯链路,与秦陵灵能枢纽建立连接,请求启动跨洲能量传输测试。“秦陵枢纽,玛瑙斯调度站请求能量传输测试,目标传输效率85%,请指示。”
“秦陵枢纽收到,已启动跨洲传输通道,能量输出功率调整为3000灵能单位/小时,请注意接收。”秦陵指挥中心的回应传来。
林岚紧盯屏幕上的能量传输曲线:“启动能量接收模块,开启灵能稳频器,实时监测传输损耗。”
屏幕上,金色的能量流从秦陵枢纽出发,通过跨洲传输链路向巴西节点移动。初期,能量传输效率仅为78%,远低于设计标准。“传输损耗主要来自大气电离层干扰与地理距离衰减。”林岚快速分析道,“启动灵能信号增强器,调整发射器角度至37°,开启自适应抗干扰模块。”
团队成员立刻执行操作,灵能发射塔顶端的碟盘缓缓转动,调整至指定角度,增强器启动后发出淡淡的蓝光。很快,屏幕上的传输效率曲线开始回升,79%、81%、83%……最终稳定在86.2%,超出了设计标准。“传输效率达标!能量接收稳定,无明显波动,设备运行正常。”
巴西技术负责人激动地握住林岚的手:“林研究员,太神奇了!这种跨洲能量传输技术,是巴西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有了它,我们的灵能防御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林岚微笑着回应:“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护盾启动测试、应急支援响应测试等一系列项目,确保节点能够完全融入全球防御网络。”
在林岚调试巴西节点的同时,张杰带领的培训团队在印度列城展开了技术培训。列城节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3800米,空气稀薄,气候寒冷。调度站建在一片平缓的山谷中,周围雪山皑皑,灵能场强度高达196灵能单位,是全球灵能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培训现场,张杰通过多语种灵能操作界面,向印度技术人员演示灵能节点的核心操作流程。“大家注意看,这个界面支持英语、印地语、汉语等8种语言,可通过右上角的语言切换按钮选择。”他点击屏幕上的语言图标,界面瞬间切换为印地语,“左侧是灵能核心控制区,可实时监测储量、效率等参数;右侧是护盾操作区,包括启动、关闭、强度调整等功能;下方是应急处置模块,当遭遇灵能干扰或设备故障时,可一键启动应急预案。”
印度技术人员围在显示屏前,认真记录着操作步骤,不时提出疑问。“张教授,当灵能核心储量低于20%时,会自动启动应急储能吗?”一位印度工程师问道。
“是的,”张杰点头回应,“系统设置了三级储能预警,当储量低于20%时,自动启动应急储能模块,同时向秦陵枢纽发送能量补给请求;低于10%时,自动降低非核心设备能耗,优先保障护盾运行;低于5%时,将触发全球联防支援机制,附近节点会自动调配能量支援。”
为了让培训更具实操性,张杰安排了模拟演练环节。他模拟启动了一次灵能干扰,显示屏上立刻出现红色预警:“检测到未知灵能干扰,强度320灵能单位,来源方向西北方,正在持续增强!”
“现在,请大家按照培训内容,启动抗干扰程序。”张杰说道。
印度技术人员立刻上手操作,通过多语种界面找到抗干扰模块,选择“定向屏蔽”功能,输入干扰源方向参数。很快,显示屏上的干扰强度曲线开始下降,预警解除。“操作成功!”印度技术人员们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成就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