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清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场被一层薄霜覆盖,98米高的发射塔架在熹微晨光中勾勒出巍峨的剪影。与“登月-2型”任务时的肃穆不同,此次“登月-3型”的发射现场,空气中既弥漫着使命感,更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那道在175章末尾突然飙升至600灵能单位的异常信号,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这场看似顺理成章的深空探测,变成了一场与未知的赛跑。
发射控制中心内,主屏幕被分割成数十个窗口,左侧实时显示着“梦舟-2号”载人飞船与“揽月-2号”着陆器的状态参数,右侧则是月背灵能场的动态监测曲线,那条代表灵能强度的紫色线条,此刻正以微弱但持续的幅度上下波动,像是某种呼吸的韵律。
马宏站在控制台最前方,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明显,他手中的指挥棒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技术人员:“最后确认——‘登月-3型’任务目标:第一,在月背灵能富集带建立永久灵能观测站;第二,定位并探测异常灵能信号源;第三,寻找仙族设施的核心区域,获取能源系统与文明信息。各单位报告状态。”
“运载火箭系统就绪!长征十号改进型燃料加注完毕,发动机推力校准至102%,抗灵能干扰涂层检测合格。”
“‘梦舟-2号’飞船就绪!灵能预警系统灵敏度提升至0.1灵能单位,备用通讯链路三重冗余,乘组陈阳、刘浩然、赵宇生命体征平稳,心理状态评估优秀。”
“‘揽月-2号’着陆器就绪!载重提升至32吨,灵能挖掘机器人‘钻地鼠-1号’‘钻地鼠-2号’待机,月面移动系统适配月背复杂地形,灵能护盾最大承受阈值800灵能单位。”
“地面解析团队就绪!张杰博士负责灵能信号实时解码,林岚博士跟进样本分析,李哲博士保障设备远程调试,全球灵能防御联盟数据中心同步接收。”
一声声汇报清晰而坚定,马宏缓缓抬起手腕,看着表盘上的时间一秒一秒逼近预定发射点:“30分钟倒计时,各系统进入不可逆程序。”
发射塔架下,陈阳透过“梦舟-2号”的舷窗,望向远处的指挥中心大楼,耳机里传来张杰的声音:“陈阳,这次的灵能场很不稳定,‘梦舟-2号’的预警系统一旦检测到超过500灵能单位的波动,会自动切换到紧急避险模式,但你们要做好手动干预的准备——上次的信号不是自然现象,更像是某种定向发射的编码。”
“收到,”陈阳调整了一下头盔的通讯器,目光转向身边的刘浩然和赵宇,“浩然负责导航与姿态控制,赵宇专注设备监测与灵能数据记录,我来统筹决策。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三人是一个整体,地面团队是我们的后盾。”
刘浩然点点头,指尖在导航面板上滑动,调出月背灵能富集带的三维地图:“着陆点已经修正为灵能信号最强区域的边缘,距离上次发现残骸的位置约12公里,那里的地形相对平坦,适合建立观测站。”
赵宇则拍了拍身边的灵能探测仪,仪器屏幕上显示着实时接收的月背灵能数据:“现在的信号强度是380灵能单位,比昨天又高了20,而且编码规律越来越明显,像是某种……坐标?”
上午9时整,发射指令准时下达。长征十号改进型火箭的发动机喷出万丈烈焰,橘红色的火柱将箭体缓缓推离发射塔架,巨大的轰鸣声震彻天地,连地面都在微微颤抖。随着火箭不断加速,舷窗外的天空由蓝转黑,地球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那颗蓝色星球上的云层与海岸线,在太空中望去宛如一块温润的蓝宝石。
“火箭助推器分离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刘浩然的声音带着一丝轻松,“目前各项参数正常,灵能护盾能耗低于预期。”
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太久。发射后的第八小时,当飞船行驶至地月转移轨道的中点时,灵能预警系统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红色的警示灯在舱内疯狂闪烁。
“警告!检测到超强灵能湍流,强度650灵能单位,正在快速逼近!”
赵宇猛地坐直身体,双手飞快地操作着控制台:“湍流范围直径约50公里,移动速度每秒30公里,预计30秒后与飞船相遇!”
陈阳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启动灵能护盾最大功率,切换至量子+灵能双通讯链路,浩然,手动调整飞船姿态,让护盾受力面与湍流方向垂直!”
“明白!”刘浩然握紧操纵杆,飞船如同一片灵巧的柳叶,在太空中完成了一个精准的姿态调整。与此同时,地面控制中心内,张杰的额头渗出冷汗,他盯着屏幕上的湍流数据,快速敲击键盘:“湍流的灵能频率很特殊,不是随机波动,而是有固定周期!我已经计算出频率规律,马上同步给你们,用灵能干扰器反向对冲,可以削弱湍流强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