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郡主联袂举办诗会的消息,早已在京城传遍。以往她们主办的诗会,多是世家子弟齐聚,寻常人难窥门径,可这次却放话 “不拘身份,凡好诗者皆可参加”,一时引得京城上下人心沸腾,无论寒门士子还是落魄文人,都盼着能去凑个热闹。
“你们都听说了吗?这次诗会还有重赏!第一名直接赏一万两银子,第二名五千两,就连第十名,都有五百两呢!” 茶馆里,一名青衫士子拍着桌子,声音里满是激动。
围坐的学子们一听,更是按捺不住心头的躁动。有人搓着手道:“我还听说,题目是郡主当场拟定,还有时间限制,得在规定时间内写完,难度着实不低。可人家郡主说了,凡是来参加的,当天中午在醉仙楼吃饭全免,还额外送一份状元卤,这么算下来,哪怕写不出好诗,吃顿好的也划算啊!”
“可不是嘛!这种好事,我肯定要去!”
“算我一个!就算拿不到名次,见见翰林院的大人也好!”
一时间,京城里的学子们都闭门苦读,抱着书本琢磨诗句,只盼着第二天能拔得头筹,把丰厚的彩头抱回家。
另一边,谢宏义收到诗会请帖后,也动了心思。他自己没什么才学,上次参加诗会还是找了个才子代笔才蒙混过关,这次索性又寻来那位才子,让对方多写了几首诗备用,想着到时照抄就能应付。
可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福宝的人盯得明明白白,就连他提前备好的那几首 “代笔诗”,也悄无声息地到了福宝手中。
这次诗会,福宝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这个总靠旁门左道蒙混的谢宏义,在众人面前丢尽脸面。
安排好对付谢宏义的事,福宝又叫来了张大勇和王刚,让两人晚上临时背几首诗,明天也去诗会试试,能拿点奖励最好。
毕竟诗会的银子是她和裴欣怡一起出的,能 “赚” 回一点是一点。此外,为了帮张妈家儿子刘正,她还特意把人叫来突击培训:刘正是秀才出身,本就有几分底子,福宝让他跟着一起背诗,还亲自顺带点拨了几句,又送了几首适合应试的短诗。
王刚捧着手里的诗句,忍不住轻声念了两句,抬头看向福宝,眼里满是赞叹:“福宝,这都是你写的?也太好懂又太有味道了!”
福宝连忙摇头,眼底带着几分狡黠:“不是我写的,是我大哥莫玉宸写的。我只是借来给你们用用。”好名声、好前程,还是留给大哥这样真正有学问的人好。
王刚闻言,失望地瘪了瘪嘴,却也跟着点头:“原来是知府大人的诗!怪不得写得这么好,他当年能考上状元,果然不是运气。我要是也能出口成诗就好了。”
“你才读几天书啊?”张大勇在一旁打趣,语气里却满是敬佩,“知府大人可是每晚读书都到三更天,就算现在当了官,不到二更天也不睡觉,这才有的真学问。”
“是啊,读书辛苦,做官更辛苦。”福宝接过话头,想起自家大哥伏案批文、挑灯夜读的模样,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大哥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刘正也跟着附和:“确实辛苦,我苦读十几年,如今也只是个秀才,想再往前一步,难啊。”
“别灰心!”福宝拍了拍手,给几人打气,“都好好背诗,明天争取拿名次!尤其是刘正哥哥,你是秀才,底子比他们俩好,要是能拿到第一名,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
刘正却连忙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忐忑:“我可做不到。京城藏龙卧虎,厉害的人太多了,我哪敢想第一名啊。”
话虽如此,几人还是被福宝留在屋里,背诗背到了三更天,直到每个字、每句诗都烂熟于心,才各自歇下。
第二天一早,杜芳就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米粥、包子、酱菜摆了满满一桌子,张妈也在一旁忙前忙后,给几人添茶递水。吃饭时,福宝还在不停给他们鼓劲:“今天谁表现得好,回头我再额外给奖励,咱们不求都拿第一,但也不能让人看轻了!”
“好!”三人齐声应下,眼里满是斗志,说什么都不能让福宝失望,更不能丢了她的脸面。
到了诗会时辰,张大勇、王刚和刘正假装互不相识,各自往醉仙楼走去。刚到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醉仙楼外挤得水泄不通,里里外外全是人, 有穿着锦缎的富家子弟,也有穿着粗布长衫的寒门士子,连门口的台阶上都站满了人,当真是 “人山人海”。
就在这时,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福宝郡主来了!”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杜芳陪着福宝走了过来,杜芳穿着一身素雅的浅碧色衣裙,身姿挺拔;福宝则穿着粉白相间的小袄,梳着双丫髻,脸上带着甜甜的笑,两人精神饱满,径直走到醉仙楼最前面的高台上。
杜芳站在一旁,福宝刚站稳,裴欣怡也带着侍女到了现场,两人并肩站在一起,一个娇俏灵动,一个端庄大气,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更让人惊讶的是,高台上还坐着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竟是翰林院的大学士,还有祭酒王安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陪状元哥哥惩奸除恶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陪状元哥哥惩奸除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