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舆情漩涡
窗外,铅灰色的云层终于不堪重负,裂开一道缝隙,惨白的天光如同垂死者的目光,短暂地刺破阴霾,随即又被更浓重的灰暗吞噬。雨,又开始下了。不是昨夜那种倾盆的宣泄,而是绵密、阴冷、无孔不入的牛毛细雨,无声地舔舐着城市肮脏的肌肤。林见远坐在他那间被书籍和纸张淹没的斗室中央,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冷光映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下巴上冒出的青色胡茬。他像一尊被遗忘的雕像,一动不动,只有指尖偶尔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凉的桌面,发出单调的“嗒、嗒”声。
屏幕上,是他昨夜发布的那篇报道页面。标题《火灾幸存者疑遭未知压力,关键证词被迫改口?》像一柄淬毒的匕首,悬在页面顶端。配图——苏晚模糊的侧脸,以及那张触目惊心的、手腕内侧扭曲蛇形疤痕的特写——在惨白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
发布时的孤注一掷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被无形之手扼住咽喉的窒息感。他预想过陈克非的暴怒,预想过可能的警告甚至报复,但他没料到,或者说,低估了这小小一篇报道投入信息洪流后,会掀起怎样一场失控的风暴。
数据如同失控的洪峰,在后台疯狂飙升。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每一个数字都在以几何级数膨胀,发出刺耳的、无声的尖啸。评论区彻底沦陷,化作沸腾的、充满戾气的熔炉。
“操!这疤痕看着就邪门!绝对是邪教献祭的标记!”
“警察在捂盖子?保护伞?细思极恐!”
“@平安云城@市局督察 出来走两步!解释一下保护证人还是保护罪犯?”
“记者好样的!支持深挖!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楼上别天真!记者为了流量啥干不出来?P图造谣带节奏一条龙!”
“疤痕是真的!我是医学院的,这绝对是高温烙印!非自愿!”
“坐等反转,现在的‘受害者’反转成幕后黑手的还少吗?”
“苏晚小姐姐好可怜,手腕一定很疼吧[哭泣][哭泣]”
“人肉她!找出幕后黑手!还她公道!”
支持、质疑、愤怒、同情、猎奇、阴谋论……无数种声音混杂、碰撞、撕裂,形成巨大的信息漩涡。几条看似专业的评论被顶得极高,内容却让林见远眼皮直跳:
“从疤痕形态学分析,此图案与已消失的‘九阴蛇母’教派祭祀烙印高度吻合,该教派曾活跃于滇缅边境,以火祭和命格窃取闻名……”
“《周易》火风鼎卦变火水未济,主事有蹊跷,火下有暗流,官家蒙尘……”
“查了万年历,昨夜火灾时间点奇门遁甲显示‘死门临值符’,大凶之兆!必有冤魂作祟或邪术献祭!”
这些评论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将事件迅速推向一个更加神秘、更加悚然的维度。“邪教”、“献祭”、“命格窃取”、“警匪勾结”……这些关键词如同病毒般在转发链中疯狂复制、裂变。几个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大V迅速跟进,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惊爆!火灾幸存者疑遭邪教烙印,警方沉默为哪般?》、《深扒锦绣里纵火案:幸存者手腕惊现古老献祭图腾,真相令人胆寒!》……配图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苏晚手腕疤痕那张触目惊心的特写,有些甚至还用红圈重点标注了那扭曲蛇尾的钩状末端。
林见远看着屏幕上那被疯狂传播、放大、扭曲的疤痕图像,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发布它,是想撕开一道口子,是想引来阳光。但他从未想过,这阳光会如此炽烈、如此扭曲,会瞬间将苏晚推上舆论的烤架,将那道承载着巨大恐惧的伤疤,变成一场全民猎奇的狂欢符号!他几乎能想象苏晚此刻的处境——被无数双无形的眼睛窥视、解读、审判,如同被剥光了扔在闹市中央。
就在这时,手机尖锐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三个字:陈克非。
林见远盯着那个名字,指尖在接听键上方悬停了几秒,才缓缓滑开。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压抑到极致、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般的声音就裹挟着冰冷的电流,狠狠砸了过来:
“林!见!远!”陈克非的声音嘶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浓重的血腥气和滔天的怒火,“你他妈干的好事!!”
林见远甚至能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粗重喘息和背景里隐约的警笛声。他沉默着,没有辩解。
“你知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啊?!”陈克非的咆哮几乎要震破听筒,“你把她推到风口浪尖!推到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网暴漩涡里!那道疤!那是她的伤!她的痛!不是你他妈博眼球的道具!!”他喘了口气,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微微发抖,“你口口声声真相!你他妈现在做的,和那些往她伤口上撒盐、扒她衣服游街示众的畜生有什么区别?!你这是在杀人!用键盘杀人!”
林见远握着手机的手指收紧,指节泛白。陈克非的每一句指控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神经上。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我…我只是想让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祭火密码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祭火密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