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搭建的考古队指挥部帐篷里,灯火通明,却驱不散弥漫在每个人心头的阴霾。李建军教授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并排显示着两张图片:一是帛书边缘那些三角、圆圈点划的增强图像;另一张,则是他几经周折,从加密云盘深处找到的一份扫描件——已故的孙老爷子(孙远山)生前留下的一本野外笔记的某一页。
帐篷外,骊山的夜风呼啸着,刮过帆布,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李教授的手指有些颤抖,他将孙老爷子笔记扫描件上的某个角落放大。那里,用铅笔草草画着的,正是几个类似的三角、圆圈和点划的组合符号!旁边还有孙老爷子潦草的注释:“‘地眼’标记,险,勿近。”
地眼?是指风水学中的地脉之眼,还是某种特定的危险地标?李教授的心跳加速。孙老爷子是知名的民间考古学家,尤其擅长破解古代墓葬的隐秘机关和符号体系,但他性格孤僻,很多发现都只用自己的一套简化符号记录,鲜为人知。
如今,这独特的暗号,竟然出现在了一卷来自唐代墓葬、指向秦陵的帛书边缘!
是巧合?还是说,孙老爷子在失踪前,就已经接触到了与这帛书相关的线索?他甚至可能……进入过秦始皇陵?联想到孙老爷子十年前那次所谓的“民间考察”后便音讯全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李教授脊背上的寒意越来越重。
他尝试着解读这些符号。根据对孙老爷子笔记其他部分零星的了解,三角形通常代表“山”、“陵”、“高地”或“危险”;圆圈可能代表“穴”、“眼”、“核心”或“通道”;点划则可能表示数量、顺序或方位。
帛书边缘的符号组合,大致是:一个倒三角,内部一个点,旁边是两个平行的短划,接着是一个圆圈,圆圈内有个叉,然后是三个点。
李教授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尝试翻译:“倒三角(陵/危险) + 点(内部/核心) → 陵墓核心危险?平行短划(道路/路径?并列关系?) → 然后圆圈(穴/眼) + 叉(封闭/错误/死路?) → 此路不通?绝境?最后三点(表示多?或特定含义)……”
这解读起来支离破碎,但结合帛书本身的内容,“陵墓核心危险,某条路径通向死路”这个意思似乎能勉强吻合。但这暗号是谁留下的?如果是孙老爷子,他是在警告后人吗?可这帛书是唐代之物,他怎么可能在上面留下标记?
除非……这暗号本身是一种更古老的、孙老爷子恰好也掌握并使用的通用密码?或者,留下暗号的人,是孙老爷子的同门或前辈?甚至……是唐代那个献盒者本人?他用这种隐秘的方式,在“钥匙”上留下了额外的提示或警告?
李教授感到头痛欲裂,信息的复杂和诡异程度超出了他的学术范畴。他决定不再独自纠结,需要找一个信得过、并且可能了解内情的人。他首先想到了孙老爷子的孙子——孙阳。那孩子继承了祖父的天赋,对古代符号和机关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和敏锐度,现在也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也许他见过祖父其他的笔记,能认出这些符号的含义。
但贸然联系孙阳,势必会将这个年轻人也卷入这场巨大的危险之中。李教授犹豫了,他想起了老友孙远山,当年或许就是因为涉足过深才…… 作为长辈,他有责任保护故人之孙。
就在这时,他的卫星电话响了,是一个加密号码。他疑惑地接通,话筒里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电子合成般的声音,冰冷而没有任何语调起伏:
“李教授,星图既现,风波将起。黑鳞已动,好自为之。”
话音刚落,电话便被挂断,只剩下一串忙音。
李教授握着电话,僵在原地,浑身冰凉。
黑鳞?黑鳞社?!那个在国际考古界和古董黑市阴影里流传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神秘组织?他们竟然也知道了?而且动作如此之快!
这通电话是警告?是威胁?还是某种试探?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紧了他的心脏。他意识到,发现七星青铜盒的消息,恐怕已经泄露了。这座安静的考古工地,此刻很可能已经被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盯上。对方能直接把电话打到他的加密卫星线路,说明他们的渗透能力极其可怕。
他再也坐不住了,猛地起身,在帐篷里焦躁地踱步。原本只是学术意义上的重大发现,此刻已经变成了烫手山芋,甚至是催命符。他想立刻向上级汇报,申请武装保护,甚至暂停发掘。但那样做,势必会引来官方更大规模的介入,所有的研究主导权可能易手,而且消息更难封锁,谁又能保证官方队伍里没有被渗透?
或者……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念头:既然无法避开,不如主动寻求合作,但必须是信得过的人。孙阳的形象再次浮现,除了天赋,那孩子身边似乎还聚集了一些有特殊本领的朋友,比如那个开古董店、人脉很广的刘胖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之秦始皇陵请大家收藏:(m.zjsw.org)盗墓之秦始皇陵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