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微弱的晨曦如同轻纱一般,缓缓地穿过茂密树林那层层叠叠、形状各异且略显斑驳的树叶缝隙,轻轻地洒落在静虚谷绿草如茵的地面上。这片草地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金色纱幕所笼罩,闪烁着点点光芒,如梦如幻。
在这一片柔美而宁静的氛围之中,两道身影静静地伫立着。其中一道身影属于美丽动人的紫萱姑娘,她身着一袭淡紫色的长裙,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此刻,她那双明亮的眼眸正微微闭起,似乎还沉浸在前一刻对《阴阳应象大论》深邃智慧的回味当中。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和裙摆,带来丝丝凉意,但却丝毫没有打扰到她内心深处的思考。
另一道身影便是德高望重的岐伯先生。他身材高大挺拔,面容慈祥温和,一双深邃的眼睛透露出无尽的睿智和沉稳。此时,他双手负于身后,神色平和,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思索着接下来应该如何向紫萱传授更多精妙绝伦的知识。阳光映照下,他那白色的胡须和长发随风飘动,更增添了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岐伯那双深邃而睿智的眼眸,仿佛能够穿透时空的迷雾,静静地凝视着远方那片广袤无垠的天际。他微微抬起头,脸上流露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神情,缓缓地张开双唇,声音犹如从远古时代传来一般:“孩子啊,经过这些时日的学习和领悟,想必你已经初步领略到了阴阳应象之间所蕴藏的那种奇妙之处。然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今天,为师要引领你深入探索阴阳离合背后更为深奥的大义。”
岐伯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接着继续说道:“所谓阴阳之道,就如同一个首尾相接、永不停息的圆环一般,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结。它周而复始地运转着,不断演绎出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而其中阴阳离合的道理,则恰似天地之间那有节奏的呼吸开合。当阳气上升时,阴气下沉;当阴气汇聚时,阳气又会四散开来。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恰如同一对默契十足的舞者,在宇宙这个宏大舞台之上翩翩起舞,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画卷。这里面所蕴含的无尽生机与奥秘,正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为珍贵的宝藏之一。只有当我们真正洞悉了这其中的真谛,才能够更好地把握生命的脉搏,顺应自然的规律,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你看那自然界,阳气轻清上升,阴气重浊下沉,然而阴阳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这升降出入之间,有着离合的规律。就如同四季的更迭,春夏之时,阳气渐盛,阴气渐退,此为阳之离;秋冬之际,阴气渐盛,阳气渐收,此为阴之合。而在这离合的过程中,又有着阴阳的交接与转换,使得万物生长收藏有序进行。”
“在人体之中,三阴三阳亦遵循着离合之理。三阳经犹如天之阳气,太阳为开,其阳气最为盛大,主表而布散阳气,好似那清晨的朝阳,照亮周身,赋予万物生长的活力;阳明为阖,阳气渐收,主里而承接阳气,如同午后的骄阳,炽热而内敛,使阳气得以在体内沉淀、滋养;少阳为枢,介于表里之间,犹如那日夜交替之时的霞光,调节着阳气的开合出入,使阴阳之气得以顺畅流转。这三阳经相互配合,开合有度,共同维持着人体阳气的正常运行,若有一方失调,便会出现阳气的太过或不及,引发各种病症。”
紫萱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轻声说道:“岐伯,这阴阳离合之理,如此精妙,那我们医者该如何运用它来诊治疾病呢?”
岐伯微笑着看向紫萱,说道:“医者当明辨阴阳离合之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若病在三阳,当根据其开合枢的失常情况,或散其太过之阳,或助其不足之阳;病在三阴,则需调其开合枢之序,补其亏损之阴,泄其壅滞之邪。例如,若患者恶寒发热,头痛项强,此乃太阳经阳气开合不利,当用解表之法,助其阳气之开;若心烦口渴,大便干结,为阳明经阳气阖机失司,宜用清下之法,调其阳气之阖。又如,若见腹中胀满,食少便溏,是太阴经阴气开阖失常,当以健脾利湿之法,复其阴气之开;若胁肋胀痛,情绪抑郁,属厥阴经气机不畅,应疏肝理气,使阴气之阖恢复正常。”
紫萱认真聆听,将岐伯的教诲铭记于心,心中对医道的追求愈发坚定。她深知,这阴阳离合之理,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更是指引医者治病救人的明灯,照亮着她前行的道路。
岐伯接着说道:“阴阳离合之妙,还体现在人体经络气血的循行之中。气血随阴阳之气的离合而周流不息,如环无端。阳经之气,自手走头,从头走足;阴经之气,自足走腹,自腹走胸。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犹如天地间的气流循环,有着严格的规律和秩序。一旦阴阳离合失常,气血的运行便会受阻,疾病也就随之而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