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静虚谷,晨曦透过茂密的枝叶,在铺满青苔的小径上洒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与不远处潺潺的溪流声交织,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紫萱身着一袭淡蓝色布衫,衣袂随风轻扬,早早来到溪边的亭子里,手中紧握着那本承载千年中医智慧的《黄帝内经》,眼神中满是期待,静静地等待着岐伯。
不多时,岐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来,他一袭素色长袍,周身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与这自然融为一体。“紫萱,”岐伯的声音温和而醇厚,在山谷中悠悠回荡,“今日,我们一同探究《五劳所伤》,这里面藏着日常生活与人体健康的紧密联系,对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紫萱连忙恭敬行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先生,弟子已迫不及待。之前所学让我对医道有了更深的感悟,如今更渴望聆听先生对这一章节的讲解,探寻其中的奥秘。”
岐伯微微点头,抬起右手,掌心向上,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只见一道柔和的光芒从他掌心绽放,迅速扩散,在空中幻化成一个巨大的全息人体影像,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以及各种劳作场景清晰可见,随着岐伯的讲述,五劳所伤的原理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久视伤血:目为血使,久视耗精
“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岐伯的目光落在全息影像中人体的眼睛部位,随着他的话语,影像中的人长时间专注地盯着某一物体,眼睛逐渐变得干涩、疲劳,紧接着,体内的气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向眼部汇聚,导致全身气血供应不足,“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体气血的重要输出通道。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人体的气血通过经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眼睛,维持其正常的视觉功能。当我们长时间用眼,如长时间阅读、看电脑、玩手机等,就会过度消耗眼部的精气。”
“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的消耗会进一步损伤气血。”岐伯微微皱眉,神色关切地说,“就像一盏油灯,灯油是维持灯光明亮的基础,当我们过度使用灯光,灯油就会快速消耗。久视会使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眼部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会出现头晕目眩、眼睛干涩、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等症状,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从中医理论来讲,”岐伯继续解释道,“肝主藏血,久视伤血,首先会影响肝脏的藏血功能。肝脏无法正常储存和调节血液,就会导致全身的气血供应失衡。此外,心主血脉,久视导致的气血不畅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为了避免久视伤血,我们要注意合理用眼,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眺望远方,让眼睛得到放松。同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养肝明目、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猪肝、菠菜、枸杞等。猪肝富含铁、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能补肝明目;菠菜性凉,能滋阴平肝、助消化,对于肝血不足引起的眼睛干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枸杞性平,能滋补肝肾、明目,常吃枸杞有助于养肝血,保护眼睛。”
久卧伤气:阳气郁滞,气行不畅
“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岐伯话音刚落,影像中的人长时间躺在床上,身体慵懒,缺乏活力,体内的阳气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束缚,无法正常升发和运行,“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推动、防御等作用,就像自然界的太阳,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适当的活动,阳气得以舒展,气血得以畅通。然而,当我们长时间卧床休息,缺乏运动,阳气就会郁滞在体内,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
“阳气郁滞会导致气的运行不畅,”岐伯解释道,“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行不畅则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人会感到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等,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行驶。而且,久卧还会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引发各种疾病。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清晨是阳气升发的最佳时机,此时适当起床活动,如散步、晨练等,能帮助阳气顺利升发,增强身体的活力。”
“在生活中,”岐伯接着说,“有些人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长时间卧床,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预防久卧伤气。可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一些床上运动,如翻身、抬腿、伸展等,促进气血运行。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让阳气能够进入室内,滋养人体。此外,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黄芪、党参、山药等。黄芪能补气固表,党参可补中益气,山药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这些食物都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正气,缓解久卧伤气的症状。”
久坐伤肉:气血不畅,肌肉失养
“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随着岐伯的讲解,全息影像中的人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身体保持固定的姿势,下肢的血液流动变得缓慢,肌肉逐渐失去弹性,变得松弛无力,“人体的肌肉需要充足的气血滋养才能保持健康和活力。当我们长时间久坐,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气血运行受到阻碍,无法顺利地输送到肌肉组织。就像一条河流,水流缓慢甚至停滞,河边的土地就会得不到充足的灌溉,变得干涸贫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