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谧的清韵谷中,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在峰峦之间,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细碎的光影。谷中的清泉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与林间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自然的乐章。溪边的亭子里,紫萱与岐伯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那本承载着千年中医智慧的传承佳作《黄帝内经》。
紫萱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兰草图案,微风拂过,衣袂轻轻飘动。她的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轻轻翻开书页,说道:“先生,今日我们来探究脾病引起四肢功能丧失这一病症吧。”岐伯微微点头,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神态悠然,目光中透着深邃的智慧。
岐伯缓缓开口:“天地之间,万物皆有其规律。人体亦如一个小宇宙,五脏六腑各司其职,相互关联。脾在人体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肢的濡养,与脾的功能息息相关。”
“你看这四肢,如同树木的枝干,需得充足的养分,方能枝繁叶茂。而胃,就像是一座粮仓,储存着水谷精气。然而,胃中的精气并不能直接输送到四肢经脉。这就好比粮仓中的粮食,若没有合适的运输渠道,便无法到达需要的地方。而脾气,就如同那运输的使者,肩负着将胃中水谷精气传输到四肢的重任。”
紫萱认真倾听,轻轻蹙眉思索后问道:“先生,为何胃中的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非要依赖脾气的传输呢?”
岐伯微微一笑,说道:“这是由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虽能产生精气,但它主要负责的是初步的消化与储存。而脾主运化,不仅能将胃中的水谷进一步转化为精微物质,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经络系统,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尤其是四肢。人体的经络系统,如同一张庞大而精密的网络,脾经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枢纽作用,负责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四肢的经脉之中。”
紫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岐伯继续说道:“若脾健康无病,它便能有条不紊地为胃输送水谷精气。此时,四肢得到充足的滋养,经气旺盛,经脉畅通无阻。筋骨肌肉都能得到良好的濡养,就如同得到充足阳光雨露的植物,生机勃勃。人们便能行动自如,肢体灵活,无论是劳作还是运动,都能轻松应对。”
然而,一旦脾脏出现问题,整个身体的状况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脾脏作为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承担着将胃所消化的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重要任务。当脾脏生病时,它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地将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就好比一条原本畅通无阻的运输道路突然被阻断,粮仓中的粮食无法顺利地运送到目的地。而四肢作为身体的末梢,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部位之一。由于缺乏了脾脏所提供的营养,四肢就如同失去了阳光雨露滋润的植物一般,逐渐失去生机,变得枯萎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肢的经气日趋衰减。经气,就像是经脉中的能量,它不足了,经脉便不能畅通。经脉如同河流,经气便是河水,河水干涸,河道自然堵塞。筋骨肌肉得不到濡养,便会逐渐失去力量,变得松弛无力。渐渐地,四肢便丧失了正常的功能,无法像往常一样自由活动。”
紫萱神情专注,连忙问道:“先生,那脾病都有哪些常见的原因呢?又该如何判断是脾病导致的四肢功能丧失呢?”
岐伯轻轻捋须,说道:“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一,饮食不节。若过度暴饮暴食,或嗜食生冷油腻之物,会加重脾的负担。脾就像一个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负担过重,便会疲惫不堪,难以正常履行职责。其二,思虑过度。忧思伤脾,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与过度思虑,会使脾的功能受损。其三,外感湿邪。湿邪重浊黏滞,易困脾土,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判断是否是脾病导致的四肢功能丧失,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若脾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因为脾主运化,脾功能受损,对食物的运化能力就会下降。其次,看面色。脾虚者,面色多萎黄,缺乏光泽。这是因为脾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气,气血生成不足,无法上荣于面。再者,观察四肢的症状。若出现四肢倦怠、乏力,甚至肌肉萎缩,且排除其他明显病因,就要考虑是否是脾病所致。”
紫萱认真记录着,又问道:“先生,那对于脾病引起的四肢功能丧失,该如何治疗呢?”
岐伯目光温和,说道:“治疗之法,当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一些健脾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这些药物,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恢复其传输水谷精气的能力。同时,在饮食上也需加以调养。可多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小米、南瓜、红薯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之物,减轻脾的负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