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模型,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她的思维如同闪电一般迅速,脑海中不断地闪现出各种可能的情况。她想象着邪气是如何侵入人体的,它们会从哪里进入,又会如何在体内游走。
紫萱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示出她正在深入思考。她的嘴唇紧闭,似乎在默默地与自己对话,不断地分析和推理着。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仿佛这样可以帮助她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接着,岐伯又讲解了卫气在人体中的运行规律。“卫气呢,它一昼夜会于风府,就像守门的卫士,按时回来巡查。卫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力量,它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岐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沿着模型上代表卫气运行的线路比划着。
每当卫气循行至风府穴时,人体的腠理就会像大门一样自动敞开,给邪气可乘之机。此时,邪气会趁机侵入人体,并与卫气展开激烈的交争,这种正邪相争的过程就导致了疟疾的发作。
岐伯接着解释道:“需要注意的是,邪气并不会一直停留在原处,而是每天都会沿着人体的经络向下移动一节。这就好比一个盗贼,他越跑越远,逐渐远离了原来的位置。”
那么,卫气要想再次追上邪气并与之交争,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卫气的运行速度相对固定,而邪气却在不断地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气与邪气再次相遇并引发疟疾发作的时间间隔也会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岐伯详细地分析了阿虎疟疾发病时序变化的原因。“刚开始的时候,邪气在风府附近,卫气相对容易与之相遇,所以发病比较按时。可是,随着邪气不断下移,卫气要想追上它,就需要花费更久的时间。这就好比你要追赶一个逐渐远离你的人,距离越远,所需的时间自然就越长。因此,发病就会延迟。”
然而,就在邪气沿着脊柱下行至骶骨时,事情却突然出现了新的转机。岐伯继续解释道:“邪气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进一步侵入了脊内,并顺着冲脉一路向上游走。如此一来,它与风府之间的距离竟然又逐渐缩短了。这就如同一个狡猾的盗贼,在绕了一大圈之后,竟然又悄悄地朝着大门的方向折返了一部分。”
这样一来,卫气与邪气相遇的速度自然也就加快了许多。原本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相遇的两者,如今却因为邪气的这一迂回路线而变得近在咫尺。于是乎,发病的时间也就相应地提前了。
紫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看着手中的脊柱模型,脑海中不断地推演着邪气下移、卫气追截的过程。突然,她恍然道:“先生,这就像谷中传递消息的接力一样。邪气每移一节,就换一个‘接力手’,也就是经络节点。卫气追赶的时间变了,发病时序也跟着变了。通过这样的经络推演,我们仿佛揭开了发病时间变化的秘密。”
岐伯微微点头,对紫萱的理解表示赞许。“正是如此啊。这经络之中,隐藏着许多奥秘。我们只有深入了解经络的循行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这隘口的风中,众人对疟病发病时序与经络关联的理解,在岐伯的讲解和推演中愈发透彻。这一理解,不仅仅对于阿虎的疟疾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为辨治疟疾的时序变化,提供了经络循行的思路。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网络。每一条经络都如同河流一般,在人体中流淌着气血,维系着生命的运转。而风府穴所在的经络,更是与人体的卫气运行密切相关。当邪气从风府穴侵入后,它沿着经络的循行路线移动,与卫气的运行相互交织,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症状和发病时序的变化。
对于疟疾的治疗,了解其发病时序与经络的关联至关重要。根据经络推演的结果,医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引导卫气更好地与邪气抗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在邪气下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针刺或艾灸等方法,刺激相关的经络穴位,增强卫气的力量,阻止邪气的进一步下移;在邪气上行的阶段,则可以调整治疗策略,使卫气能够更有效地拦截邪气。
岐伯决定先从调整阿虎的卫气入手。他选取了几个关键的穴位,拿出细长的银针,在火上仔细地烤过后,小心翼翼地刺入阿虎的穴位。每刺入一针,岐伯都密切观察着阿虎的反应,同时口中还念叨着一些注意事项。随着银针的刺入,阿虎只感觉一股温热的气息顺着穴位缓缓流动,原本疼痛的腰脊处似乎也减轻了一些痛苦。
除了针刺疗法,岐伯还为阿虎开了一副中药方剂。他亲自到院子里,挑选那些晾晒好的草药。每一味草药,岐伯都如数家珍,详细地向紫萱介绍它们的功效。“这味柴胡,能和解表里,疏散退热,乃是治疗疟疾的良药。还有这青蒿,更是有着独特的清热解暑之功,对遏制疟邪有奇效。”岐伯一边说着,一边将草药一一称好,包好交给阿虎的家人,并详细地叮嘱了煎药的方法和服用的剂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