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母立于主殿纱幔之前,声音沉稳清晰,传遍全场:“诸位才俊静听。今岁先圣伊尹祭祀大典在即,按古礼,助祭之职当由吾王亲任。然吾王圣躬欠安,难承其劳。”她目光扫过在场诸侯世子、青年才俊,“故,经殿下与王上商议,特借此次诗会之机,从诸位青年才俊之中,遴选一位德才兼备者,担此助祭重任,襄助殿下,共襄盛典!正好也能令我有莘官员上下,皆能一睹诸位世子的治国风采。”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随即响起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助祭!果然如传闻所言!这不仅是无上荣光,更是……众人心照不宣,目光再次变得灼热。
纱幔后,一阵清越的声音适时响起,如同玉磬轻击,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诗会首题,取自《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敢问诸位,何谓‘君子’?请畅抒己见。”
话音未落,一个洪钟般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炸响,正是北伯侯世子崇侯虎!他猛地站起,声震屋瓦:“力能伏虎降龙者,可为君子!” 声若惊雷,却引得满场面面相觑,不少人掩口,眼中露出难以掩饰的错愕与……一丝滑稽。
傅母依照太姒授意,平静追问道:“北伯侯世子,此意何解?还请详述。”
“何解?!” 崇侯虎浓眉倒竖,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他本就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只道是说出道理便罢,哪曾想还要像文人般咬文嚼字?一时语塞,憋得满脸通红,粗壮的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却愣是挤不出下文。
“噗嗤……”
“哈哈哈!”短暂的寂静后,不知是谁先忍不住笑出声,紧接着,满堂哄笑声如同决堤之水,汹涌而出!尤其以姜桓楚的笑声最为刺耳。
姜桓楚施施然起身,手中象牙骨扇轻摇,熔金眼眸中满是戏谑,朗声道:“侯虎贤弟,说是便是啦!何须多言?君子之道,岂是匹夫之勇可囊括?”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引得笑声更甚。崇侯虎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重重“哼”了一声,一屁股坐了回去,将面前的酒盏震得嗡嗡作响。
待笑声稍歇,姜桓楚才整了整衣冠,脸上恢复了那份矜贵的从容,朗声道:“孤以为,君子者,必得有将帅之才!胸有韬略,腹藏甲兵,能统御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向披靡,睥睨天下者,方为真君子!” 他声音铿锵,姿态昂然,目光扫视全场,带着强大的自信,仿佛自己便是那统御万军的将帅,尤其还不忘扫向帷幔后的太姒。那撩人的眼光,似乎在等着”心上人“的赞赏。
刚吃了瘪的崇侯虎岂肯放过?立刻粗声粗气地喊道:“姜兄!这话又是何解?你倒是说个明白!”
姜桓楚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意,仿佛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转向崇侯虎,从容不迫,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点拨:“侯虎贤弟,力能伏虎降龙,固然勇猛,然终究是‘一己之力’。而统御千军万马者,乃能‘集结千万万人之力’,化零为整,聚沙成塔!此乃驭人之智,御众之能,格局之大,岂是匹夫之勇可比?”他微微扬起下巴,熔金般的眼眸直视崇侯虎,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贤弟以为,孤之答案,是否比你那‘伏虎降龙’……更胜一筹呢?”
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气势逼人,将崇侯虎的“匹夫之勇”贬得一无是处。崇侯虎被噎得哑口无言,脸涨成了猪肝色,只能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愤然坐下,抓起酒壶猛灌一口,仿佛要浇灭胸中怒火。
纱幔后,太姒微微颔首,眼光却飘向坐在姜桓楚旁边的鄂崇禹。傅母会意,转向一直沉默的南伯侯世子鄂崇禹问道:“姜世子雄才大略,见解不凡。那么,敢问南伯侯世子,又有何高见呢?”
“啊?!” 鄂崇禹完全没料到焦点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惊得几乎从席上弹起来!他本是抱着陪跑的心态而来,此刻被当众点名,顿时手足无措,一张脸瞬间涨得通红。他慌乱地整理了一下衣袍,才有些局促地站起身,匆匆行了一礼。他不想抢姜桓楚风头,但更怕回答不好丢了南伯侯府的脸面。他定了定神,努力回想父亲治理封地的理念,迟疑着开口道:“孤……孤以为,能富甲天下,令民众予取予求,管得了百姓温饱,使万民安居乐业者……方为君子。”
此言一出,与前面崇侯虎的粗豪、姜桓楚的霸气截然不同,显得格外朴实。傅母没有放过他,直接追问:“此意又何解呢?”
鄂崇禹深吸一口气,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声音也清晰了几分:“所谓——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纵有伏虎之勇、统兵之才,又有何益?使万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方是社稷之基,君子之本!”
“好!”
“妙哉啊!”
“‘民以食为天’!此言乃至理啊!”短暂的沉默后,席间爆发出真诚而热烈的赞誉!尤其是那些并非顶尖世家的才俊和注重实务的官员,纷纷点头称是。这番着眼于民生根本的见解,如同清流,涤荡了前番略显浮夸的对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思无邪之关关雎鸠请大家收藏:(m.zjsw.org)思无邪之关关雎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