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在晨雾中缓缓靠上曲阿码头。湿润的空气中带着江水特有的腥气,与荆襄之地干燥的风截然不同。
你踏上江东的土地,目光平静地扫过这座在孙策兵锋下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城池。它没有襄阳的雄浑厚重,却另有一份属于水乡的、亟待雕琢的璞玉气质。
家族安排的落脚处位于城西,一处白墙黛瓦的临河小院,闹中取静。院门不大,内里却别有洞天,三进院落,后门直通一条小小的私家水埠,极为便利。
你心中明了,这既是家族的支持,也是一种无形的监控——这院子,这位置,显然非一时之功所能置办。
“公子,族中增派的人手,已在外院候着了。”陈七在你身侧低语,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家族力量的直接介入,意味着你行事不能再如襄阳时那般“自由”。
你微微颔首,步入正堂。堂下站着十余人,有账房模样的文士,有精悍的护卫头领,也有几个看似普通的仆役。他们见到你,齐齐躬身行礼,口称“公子”,礼节周到,眼神却带着审视与衡量。
你知道,这些都是家族的眼睛,也是族长对你的“投资”。你需得用好他们,又不能被他们完全掌控。
“诸位远来辛苦。”你声音清朗,带着世家公子特有的从容,“竹奉家族之命,游学江东,意在结交才俊,体察民情,亦为我陈氏在此地略作经营。日后诸多事务,还需倚仗各位。”
你寥寥数语,既点明了“游学”的明面身份,也暗示了“经营”的实质,更将姿态放得平和,让人挑不出错处。你随即吩咐陈七,将这些人按照其能力,分别安排到账房、护卫以及即将接手的产业中去,明面上各司其职,但核心的机密与决策,依旧牢牢握在你与陈七手中。
安顿好人员,你立刻着手处理那两处关键的产业——位于城东的“墨香阁”书坊,以及靠近码头的“通达”货栈。
书坊是你的耳目。你亲自前去查看,见其门面不大,但位置尚可,店内多是些寻常经史典籍。你吩咐新任的“掌柜”(家族派来的那位账房):“除了这些,可多收些江东本地文士的诗文集、手稿,尤其是那些尚未扬名之人的作品。价格不妨优厚些,营造一个文人雅士乐于汇聚之所。” 你要将这里,变成一个天然的信息交汇点。
货栈则是你的血脉。你检查了仓库和往来的货品清单,对负责此事的护卫头领道:“货源不必局限于荆襄,可尝试联络会稽的海商,吴郡的丝商,广陵的盐商。
货品往来,人员流动,消息最是灵通。留意各地物价波动,尤其是粮、铁、马等紧要物资。” 你要借助商业网络,编织一张覆盖更广的情报网。
初步安排妥当,你便带着陈七和两名可靠护卫,换上寻常文士衣衫,开始在曲阿城内闲逛。你穿行于市井之间,听着商贩吆喝,茶肆闲谈。
“……听说孙郎前日在牛渚又打了一场胜仗,刘繇那边快顶不住了!”
“周郎用兵如神,与孙郎配合无间,真乃我江东之幸啊!”
“是啊,只是孙郎性子也太烈了些,前日当街鞭笞了一个延误军机的属下,差点打死……
“哼,乱世用重典!若非孙郎这般雷霆手段,我等哪有今日这般安稳日子过?”
市井之言,虽多夸张,却也能窥见几分真实。孙策的勇猛善战与暴烈性情,周瑜的儒雅智谋与用兵之能,已深深烙印在江东百姓心中。
你还特意去了一趟城中的募兵处和告示栏,观察兵员素质,了解孙策政权颁布的法令。一切迹象都表明,这是一个充满活力、野心勃勃,却也带着几分草创期粗暴的新兴势力。
傍晚回到小院,太史慈前来拜见。他母亲已安顿下来,气色好了许多。他向你汇报了周边环境的查探情况,并对孙策军的军纪和士气做了初步评估。
“公子,孙策治军,确有一套。其士卒悍勇,号令严明,非是乌合之众。”太史慈客观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同为武将的衡量光芒。
你点了点头,心中对即将面对的两位江东之主,有了更具体的画像。
孙策,如烈日灼灼,光芒万丈,却也容易焚伤靠近的一切。
周瑜,似皎月清辉,温润雅致,其光却源于自身,深不可测。
你知道,在这片新的土地上,你的“游学”之路,注定不会平静。家族的期望,自身的图谋,以及那两位已然声名赫赫的年轻雄主,都将在这曲阿城中,交织成一幅全新的画卷。
而你,陈鹤月,便是那执笔之人。第一笔,已然落下。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