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一听林辰对“赚学分”感兴趣,铜铃大眼瞬间亮得像两盏探照灯,蒲扇般的手掌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一声巨响,震得李奕的光幕都晃了晃):“辰哥!就等你这句话!这次任务,稳!”
然后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尽管那音量依然能让整层楼听见:“俺打听到,灵植学院那边,有个长期‘灵壤改良’任务,学分给得足!就是……”
“就是什么?”林辰有种不祥的预感。
“就是那片试验田,据说有点‘邪门’。”石磊挠了挠他的板寸头,“种啥啥不长,普通灵肥下去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好几个接了任务的团队都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学分没赚到,还倒贴了肥料钱。现在被大家私下称为‘学分的坟墓’、‘灵植师的滑铁卢’!”
李奕推了推眼镜,光幕上瞬间调出任务详情:“任务编号T-,要求使用‘标准’灵植培育流程,提升‘甲-柒号板结灵壤’的灵气导性与肥力,目标灵气恢复度达到基准线150%。奖励:团队学分5点,灵植学院贡献点若干。失败惩罚:无,但需提交详细的、符合规范的失败报告。”
“失败报告还要符合规范?”林辰嘴角抽搐,“这学校对‘标准’是有什么执念吗?”
慕容白却若有所思:“板结灵壤……或许是内部灵力微循环结构固化,需要特定的复合符文进行震荡梳理。这是一个验证我‘自适应灵力场符文阵列’的好机会!”
看着摩拳擦掌的石磊、跃跃欲试的慕容白和已经开始搜索“板结灵壤数据结构特征”的李奕,林辰叹了口气。行吧,总比对着尿壶感悟人生强。
“玄黄”小队,为了学分,再出发!
场景一:任务登记处的“标准”交锋
灵植学院任务大厅,负责登记的是位戴着厚厚眼镜、一丝不苟的学姐。
“姓名,学号,团队编号,任务代码,预计使用技术规范列表……”学姐头也不抬,语速飞快。
林辰报上信息。
学姐听到“玄黄”小队时,笔顿了顿,抬头看了林辰一眼,眼神复杂(混合着“哦你就是那个惹事精”和“祝你好运”的意味)。当她看到慕容白提交的、长达三页的《基于动态灵力场理论的板结灵壤符文震荡梳理方案(初稿)》时,嘴角似乎抽动了一下。
“方案过于复杂,且引用了大量未经验证的非标准符文构型。根据《灵植任务安全规范》第38条,不予批准。”学姐面无表情地驳回。
慕容白如遭雷击:“这……这是艺术的瑕疵!”
最终,在林辰(被迫)签下“严格遵守《标准灵植培育手册V3.0》一切操作”的保证书后,任务才勉强获批。他们领到了一本比字典还厚的操作手册和一堆标准制式的灵肥、测灵针。
场景二:“学分的坟墓”现场
甲-柒号试验田,名副其实。土地呈现一种不健康的灰白色,坚硬得像是被水泥浇过,几根枯黄的、疑似上一位勇者遗留的灵稻杆子在风中凄惨地摇曳。
石磊抡起特制的灵耕锄,运足气力一锄头下去——“铛!”火星四溅,锄头弹起老高,地上只留下一个白点。
“俺滴娘咧!”石磊虎口发麻,“这地是吃灵石长大的吗?这么硬!”
李奕拿出测灵针插入土中,读数低得可怜,而且灵力波动几乎是一条死线。“数据显示,此区域灵气惰性极强,近乎绝缘体。常规手段确实难以渗透。”
慕容白不死心,掏出标准符文笔,试图在地面上绘制一个最简单的“聚灵符文”。笔尖刚接触到地面,符文线条就像水洒在油纸上一样,根本无法附着灵力,瞬间溃散。
“岂有此理!此地的灵力排异反应竟如此剧烈!”慕容白备受打击。
林辰没说话,他蹲下身,手掌贴上冰冷坚硬的地面,悄然运转“镜心”。一瞬间,他的感知沉入地下。“镜心”映照下,他“看”到了土壤深处错综复杂、如同乱麻般的灵力脉络,它们彼此纠缠、固化,形成了一个近乎封闭的死循环,将所有外来的灵力和养分都排斥在外。
“不是土壤没肥力,”林辰睁开眼,神色古怪,“是它‘消化不良’,把自己噎住了。”
场景三:“合规”的骚操作
按照标准手册,他们应该先松土,再施加基础灵肥,然后布设微型聚灵阵,定期观测记录。
松土?石磊都快把锄头抡出火星子了,进度堪比蜗牛爬。
施肥?灵肥撒下去,跟撒在石头上没区别。
聚灵阵?慕容白画的阵法刚成型,就被地面那股排异之力干扰得灵光乱闪,眼看就要崩溃。
“不行!这样下去别说150%,能到50%就算烧高香了!”李奕看着毫无起色的数据,一脸绝望。
林辰摸着下巴,看着那本厚厚的《标准灵植培育手册》,又感受着地下那团“乱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兄弟们,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他拍了拍手册,“手册上说了要‘松土’,没说非得用锄头吧?说了要‘引导灵力’,没说不能用‘非标准’的引导方式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说好的科学修真呢请大家收藏:(m.zjsw.org)说好的科学修真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