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琛扒拉开兵卒出了军营,只见一人身骑白马,另一人手上牵着一匹黄膘马,脚还踩在大奎子身上。
“你是何人,龙骧卫营前打伤兵卒,你是要意图谋反?”先不管这二人什么来头,郭琛先扣上一顶大帽子。
“两个人就想来谋反?郭帅未醒酒?”
未等那二人回话,一个尖嗓门反而先开口。
吴越已经知晓事情来龙去脉,是那郭琛亲卫理亏,别管最后怎么处理,先恶心恶心郭琛再说。
郭琛厌恶地看了眼吴越:“这二人军营门前打伤我亲卫,吴提督是要包庇这二人?”
“呵呵,我与他二人素不相识,何来的包庇一说。只不过咱家听说是你亲卫想要强抢人家马匹才有此事端,郭帅可莫要乱扣帽子。
如何处理咱家不管,但郭帅若包庇自己亲卫,此事我定会禀报上去。”
丁陌和张锦面面相觑,怎么他们自己人先内讧起来了。
吴越和郭琛三言两语,丁陌已知道这二人身份,这时候不拉大旗作虎皮更待何时。
丁陌翻身下马,拱手说道:
“多谢提督仗义执言,回头再见到苏内相,在下一定如实禀报。”
“糟了!”一记重锤砸在郭琛心里,这二人果然来历不凡。
----------------------------------------------
有一些彭于晏们问到古代,官职/散阶/勋位/爵位 ,花里胡哨的一大堆头衔实际代表什么意思,这里简单介绍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熟读古代历史的吴彦祖可以划走了。
1. 官职 - “干什么活”
如:吏部尚书(正二品)。一个官员的权力大小,首要看他的官职,这个好理解,不多赘述。
2. 散阶 - “定什么级”
散官又称阶官,如:初授特进荣禄大夫。这类花里胡哨的荣誉称呼,是表示官员等级和资历品阶的体系。本身没有具体权力,更像今天的“行政级别”或“职级”。
比如:某某市的市长(正厅级)。官职就是市长,括号内的就是他的散阶。
这个散阶一般和官员官服颜色以及俸禄多少有关,类似现在公务员拿多少级工资。
有时候古代官员的升迁,很多时候是“散阶”的提升,然后根据散阶去担任相应的“官职”。
3. 勋位 - “立什么功”
类似现在的荣誉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特别是军功。武将获得相对文臣要简单。
比如:“五一劳动模范奖章”、“先进个人代表”,军功大概体现为:三等功、二等功之类的。
纯粹的荣誉象征,没有实际权力,但能提高地位和声望。
4. 爵位 - “封什么爵”
爵位是皇帝对臣子功劳的终极奖赏,地位尊崇。拥有爵位意味着有禄米,后期往往还有赐田。拥有超品地位,在朝会班序中位列百官之前。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官职后面增加临时委派点任务。拿明朝的王阳明举例:
都察院左都御史 、新建伯、资善大夫、【巡抚南赣汀漳、总督两广军务】
括号内的是临时职务。其本职工作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总督两广军务是临时委派的实际任务,但是权力极大。
以上四种关系结合起来,按照现代公司的模式就是:
官职 = 你的实际岗位
例如:CEO、部门经理、项目经理。这决定了你具体管什么事,有多大权力。
散阶 = 你的职级/薪资等级
例如:P10、M4。这决定了你的基本工资、福利待遇和在公司层级中的基本位置。你的岗位(官职)应该和你的职级(散阶)大致匹配。
勋位 = 你的年度奖杯/荣誉证书
例如:年度最佳员工、杰出贡献奖。这是一种荣誉,挂在墙上很好看,提升你的声誉,但不直接改变你的岗位和权力。
爵位 = 公司合伙人/终身成就奖
这是最高荣誉,意味着你已经成为公司的“主人”之一,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分红(禄米),但你可能并不具体管理某个部门(官职)。这通常是给创始人或立下盖世功劳的元老的。
最后说一点,爵位,尤其公爵,非常稀有,通常只授予开国功臣或立有殊勋者。
且文臣极难封爵。如大明顶尖文臣张居正,如此牛叉拉轰的人物,至死也未获爵位。死后,明神宗也只赠其 上柱国的勋位。
而整观大明王朝,也只有三位文臣获得爵位:王阳明、王骥、王越。且三人都因军功封伯,已属文臣中罕见。
喜欢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