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我不会靠得太近。”
说完,他挣开张大彪的手,身影很快就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李云龙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假寐着,他其实一直竖着耳朵听着那边的动静。
当他听到周墨那句“打仗,是一门科学”时,他嘴里叼着的草根,猛地被咬断了。
他娘的,这小子,还真把打仗当成做学问了!
可他心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涌起一股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兴奋。
科学?
老子倒要看看,你这科学,到底能不能干得过小鬼子的王八壳子!
天,渐渐亮了。
周墨带着一身露水和泥土回来了。
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
他的那张简易地图上,已经用炭笔密密麻麻地标注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和符号。
“团长。”他走到李云龙面前,开门见山。
“黑风寨碉堡,主体结构为不规则花岗岩垒砌,胶结材料为黄泥和石灰的混合物。正面墙体厚度目测超过一点五米。”
“碉堡分为两层,下层为生活区,上层为战斗区。”
“主射击孔位于二层正中,是一个长约一米,高约四十厘米的横向射击孔,内置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两侧各有一个小的副射击孔,应该各是一挺歪把子。”
“碉堡前五十米,设置有双层铁丝网,铁丝网前,是一条宽约三米,深约两米的壕沟。”
周墨一口气,将他勘测到的所有数据,清晰无比地报了出来。
在场的李云龙、张大彪等人,全都听傻了。
他们派过好几次侦察兵,可带回来的情报,都是些“墙很厚”、“火力很猛”、“不好打”之类的模糊概念。
谁能像周墨这样,把鬼子的老底,用尺子量出来一样,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从我们现在的位置,到碉堡正面的直线距离,是八百二十米。”
“我们可以在夜色的掩护下,推进到距离壕沟一百米的位置,那里有一片乱石坡,可以作为我们第一攻击阵地。”
“从乱石坡,到碉堡主射击孔的水平距离,大约是六十五米。垂直高差,约十五米。”
周墨在地图上画着,计算着,那股子专注和严谨,让周围这些习惯喊打喊杀的军官们,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六十五米的距离,对于我们的投弹手来说,是个挑战。”
周墨抬起头,看向张大彪。
“但不是不可能完成。”
“最关键的,是那堵超过一点五米厚的花岗岩墙体。”
“一颗手榴弹,哪怕是我们的新式手榴弹,也绝对不可能对它造成结构性损伤。”
这话一出,李云龙的心,凉了半截。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这‘铁葫芦’,还是啃不动这石头王八?”
“一颗不行。”
周墨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伸出五根手指。
“那就用五颗,十颗,甚至二十颗,捆在一起!”
“团长,你听说过‘爆破效应’吗?”
喜欢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