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李云龙满意地点头。
“记住你们今天说的话!冲上去,给老子狠狠地打!把鬼子那个石头王八,给老子炸成一堆烂石头!”
“打赢了,老子亲自给你们请功!每人,赏一斤猪肉,二斤地瓜烧!我李云龙说到做到!”
“要是哪个兔崽子在战场上给老子当了孬种,缩了卵……”
李云龙的眼神,瞬间冰冷刺骨。
“那也别回来了,自己找棵歪脖子树吊死,省得回来给祖宗十八代丢人现眼!”
“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这番动员,简单,粗暴,充满了李云龙式的“玄学”激励。
讲的是胆气,是荣誉,是猪肉和地瓜烧,也是最直接的死亡威胁。
战士们一个个被刺激得双眼发红,血往上涌,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跟鬼子拼命。
动员结束,周墨却把张大彪和那十个爆破队员,单独留了下来。
李云龙没走,他抱着胳膊,饶有兴致地站在一边。
他想看看,这个满嘴“科学”的秀才,要怎么给战士们“上课”。
周墨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喊口号。
他拿出了一张图纸,和一堆用泥巴捏成的,一比一的碉堡与手榴弹模型。
“同志们。”
他的声音很平静,和刚才李云龙的咆哮,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的目标,不是杀人,是破坏结构。”
他指着那个泥巴碉堡模型,声音清晰得像是在解剖尸体。
“这个碉堡,最薄弱的地方,不是墙体正面,而是墙角,以及射击孔的下方。”
“那是整个结构的应力集中点。”
“所以,你们的第一目标,就是把这四捆‘大家伙’,送到这两个位置。”
他用一根树枝,在模型上,画出两个致命的红叉。
“第二,关于引爆。”
周墨拿起一个手榴弹模型,把拉环和引信结构,一点点拆解开,讲给他们听。
“我们的引信,延时三点五秒,非常可靠。”
“但是,为了确保四捆集束手榴弹能够同时起爆,达到最大的破坏效果,我们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同步。”
“你们看,我让人把每一捆手榴弹的拉环,都用一根总绳连了起来。”
“待会儿,你们冲到预定位置后,不要急着拉。”
“听我的枪声口令。”
周墨的眼神,扫过每一个战士,冷静而锐利。
“我会用三声短促的枪响,作为信号。”
“听到第一声枪响,你们把集束手榴弹放到预定位置。”
“听到第二声枪响,你们用尽全力,拉动总绳!”
“拉完之后,什么都不要想,用你们这辈子最快的速度,往回跑!卧倒!”
“第三声枪响,是给你们的掩护火力。”
“整个过程,你们只有不到五秒钟。”
“这五秒,决定了你们的生死,也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成败。都记住了吗?”
周墨的这番“动员”,没有一句豪言壮语。
他讲的是应力,是同步,是精确到秒的行动步骤。
那十个爆破队员,听得一愣一愣的。
张大彪站在一旁,心里翻江倒海。
他打仗打了十几年,哪次冲锋不是靠着一股血勇,靠着“弟兄们跟我冲”的嘶吼?
可周墨,竟然把冲锋、爆破这么凶险的事,拆解成了一道算术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让他感觉自己不是要去打仗,而是要去参加一场精密的武器试验。
但不知为何,听完周墨这番条理清晰的安排,他们心里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竟然消散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只要照着做,就一定能成功的踏实感。
“记住了!”
十个人齐声回答,声音里充满一种前所未有的信赖。
李云龙站在旁边,嘴巴张了张,最后又闭上了。
他发现,自己那套动员,是把战士们变成不怕死的狼。
而周墨这套,是把战士们变成冷静、高效的狼群。
哪种更好?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这两种加在一起,绝对能让小鬼子喝一壶的!
他看着周墨那张在月光下显得异常清晰冷静的脸,心里第一次冒出一个念头。
或许,打仗,还真他娘的是一门科学。
喜欢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